图:访谈嘉宾与主持人在演播室合影 (万鹏 摄)
奶奶冒着生命危险参加革命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人民网党史频道访谈。29年前她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潘彦村的一间普通民宅内走完自己传奇的一生,直到近日我们才得知这位平凡农村老太太竟然是与组织失去联系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中共早期党员贾春英。今天在现场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石仲泉;贾春英潘涛之孙、湖北省黄石市政协常委潘平。欢迎大家。两位将会和我们一起分享贾春英先烈的一些事迹。潘老师能不能先跟我们谈一谈,您跟奶奶之间的这种感情?
潘平:因为我从小是奶奶带大的,跟我奶奶一起生活了16年。从我记事起就没有跟我妈妈睡在一起,跟我奶奶睡在一起长大。不管是白天还是昼夜,她跟我讲湘鄂赣一些革命故事,讲得比较多的人物是彭德怀、吴志明、罗冠国、郭子明等等这些人,同时讲到苏区政治斗争的一些故事,当年政治斗争里面比如肃反、改组派,政治斗争里面讲的比较多的是改组派,是人生经历当中最惨烈的一段经历,她的表哥叫罗连,是第一任阳新县委书记,他表哥的老婆被改组派杀死。有一天他表哥请他老婆吃饭,他表哥说今天晚上我请你吃饭,他老婆就感到很奇怪,你请我吃饭?吃了一半的时候,她表哥就流眼泪了,他说,老婆对不起,通知警卫员把他老婆拉出去枪毙,因为怀疑他老婆是改组派。当时我奶奶说在外面面临敌人围剿,生命朝不保夕,在内部还要随时被斗争,随时被怀疑是改组派,随时被杀死,所以那个时候要坚定这种革命信仰是太不容易了。
主持人:那个时候您多大?
潘平:那个时候大概十三、四岁。
主持人:听奶奶讲这样的故事会有什么样的感触?
潘平:这种感触就是说,我奶奶当时作为女同志来讲太不容易了。当时的女同志都是在家里面做家庭妇女,冒着枪林弹雨,随时生命丢掉的危险去参加革命,我觉得女性发展妇女运动对她来讲真是太不容易了。
主持人:那个时候您十三、四岁,奶奶的年龄也属于高龄的一个阶段了,能不能感受到当时奶奶什么样的身份跟您讲这些故事,有没有一些想象?
潘平:当时她的身份就是个很普通的,一个老百姓的身份来讲。
主持人:像邻居老太太没有大的差别。
潘平:对,她没有给你上过什么政治课,她是闲下来的时候,有事无事之后回忆起来这段经历,当年烽火硝烟的革命年代。
主持人:不是一个什么样的革命事迹或者是怎么样的,从您这个角度来看。
潘平:对。
主持人:是奶奶自己经历一些事情在跟您一起分享。
潘平:对。
主持人:什么时候开始查证奶奶的真实身份呢?
潘平:从我参加工作以后,我一直在寻找我奶奶的这些革命事迹,因为当年很多领导,包括省里面、县里面、市里面的领导都来找我奶奶,有的作为入党介绍人,有的来看望她,还带着糖果。
主持人:会不会觉得奇怪,一个农村老太太有这么多人来关注她,还有这么多人来找她。
潘平:我开始工作后,我潜意识里面想中共党史里面对我奶奶的整个革命事迹肯定有相关的记载,在档案局、民政局多次寻访,但是有一些不太完整的线索。这些年科技发达了,通过网上经常去搜索我奶奶贾春英、爷爷潘涛这么一个名字,很巧合,就是2012年3月份我输入我奶奶贾春英的时候就有两条线索出现了。第一条就是介绍我们阳新龙港鄂东南特委遗址的时候,那时候主要成员就有我奶奶,鄂东南妇女会主任、鄂东南特委常委。第二条信息来自于中共中央组织史资料,在网上发布了,是妇女组织里面鄂东南妇女会主任,管辖14个县。这两条信息我找到以后,我把湖北省组织史资料、中共中央组织史资料、鄂南历史资料还有咸宁地区组织史资料全部都买到了,对我奶奶相关的记载从18岁开始所有的记载都非常详细,职务和革命经历都非常清楚。
主持人:也就是近期把所有事件最准确的一面看到了。
潘平:对
![]() |
相关专题 |
· 红色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