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实录:石仲泉、潘平谈“贾春英、潘涛革命伉俪的传奇人生”

2014年03月27日14: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奶奶从未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主持人:有媒体报道解放后奶奶回家务农,这样一个大波大浪的过程,这样一种经历,她也不要军队给的失散人员待遇,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境界?

潘平:1949年解放后,奶奶回去以后,在阳新县任第八区妇委书记,因为身体的原因,她那时候已经弯腰90度了,腰都直不起来了,严重受伤。再加上革命胜利了,她觉得自己也不能冲锋陷阵了,她也没有文化,工作一年以后辞去所有职务,回到农村里面,回到我爷爷的家乡里面。拒绝了所有的待遇,包括我爷爷的抚恤金,当时我们家里人,特别是我父亲就经常要求我奶奶向组织上要一些钱,要一些待遇,这样家庭就比较好一点,因为家庭那时候比较困难。奶奶说我要什么待遇啊,我有家庭了,有子孙了,这是我当年梦想不到的待遇。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宁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我当时梦想不到的待遇。如果你们坚持要我向组织要待遇,那请问我那些无数牺牲的战友,他们只有17、8岁,有的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那么我请问一下他们的待遇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当时闹革命不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官,是为了老百姓有饭吃,大家获得平等自由,如果当时要当官的话,我要发财的话,国民党早就把我收买过去了,我早就投降了,革命也不会胜利,正因为如此,苏区里面许许多多老百姓支持我们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跟群众保持一致,谋取的是大众的利益,所以我现在不要待遇,我能够自食其力。我15岁的时候,还帮奶奶一起上山挑柴,白天她砍柴,晚上种豆芽。

主持人:泡那个豆芽。

潘平:把柴和豆芽拿到镇上去卖,还去资助别的困难群众。我父亲就非常生气,到目前为止我父亲对我奶奶还是比较有意见的。

主持人:不理解?

潘平:不理解。我父亲跟我讲这么一个小事情,说我命苦啊,我没有沾到你奶奶的任何光,这还不说,从小跟猪一块长大的,农村那个猪一块长大的。

主持人:顾不上。

潘平:对,他说我是跟猪一块长大的,你奶奶不会做饭,把猪食和人食放在一起,煮熟了就一起吃。我奶奶从小参加革命比较早,严格的讲她是一个武将,她不会做一些缝缝补补,炒点菜,放点酱油味精,她都不会,她只会冲锋打仗。她当时不会做一些细活,我父亲对她的意见比较深,比较大。

主持人:但是奶奶身上有男人当中这种很大气的因素在里面。既能在战场上去打仗,又能在所有的环境恢复平静之后来过这种平静生活,拿得起放得下,能大能小,完全能平静自如对待这一切。所以从奶奶的身上能给我们现在人带来一些怎样的启示呢?

石仲泉:应该说他奶奶有这种坚定的革命信念,整个的精神境界非常高,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所想的钱啊、待遇啊,弄点什么好处,不是的,不会想这些,这就很难得了。受到革命的熏陶,成为毛主席讲的那五种,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毫无自私自利的人,一个有良心的人,这五种品德体现出来了。她完全可以凭她过去的经历,很顺利的,就应当得到的一份待遇。她不,自食其力,就目前我们生活下来这就很不容易,因为她跟那些高官不一样,跟革命先烈,跟她同时参加革命的人一起,她留下了什么?什么也没有留下。我毕竟自己有家庭,自己还有孩子,我现在还能自食其力,很满足了。

主持人:她很满足。当时拼了命在战场上去厮杀,现在就很满足这种现状。

石仲泉:就是革命的幸存者,这足矣。很纯粹的思想,很高尚的境界,很有道德情操,如果没有这些是做不到的,我们现在好多人的思想境界都是天上地下的,所以这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的,这就是价值观的问题,这就是人生观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对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就是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毛主席讲这五种人,我们现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就是这个东西嘛。我们有些干部之所以站不住,也就是最后没有遵守这个东西,背离了,经不起诱惑。

主持人:价值观发生偏离了。

石仲泉:偏离了,低级趣味的,追求的不是那种高尚的、崇高的东西,就是钱啊、权啊、势啊,就是走的这条路。所以奢靡之风就是这种东西,就是这种低级趣味。所以我觉得从他奶奶、爷爷的身上,要共产党,要革命干部应该追求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崇高的价值。

主持人:一种精神支持。

石仲泉:这就是精神动力,非常重要。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两位给我们带来的分享,谢谢二位。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红色访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