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森
从上个世纪30年代毛泽东在陕北初识胡耀邦,到五六十年代胡耀邦到团中央,毛泽东一直比较赏识器重胡耀邦。对毛泽东的关怀、教育和培养,胡耀邦也始终心存感激。
哪一个叫胡耀邦
毛泽东出生于1893 年,胡耀邦比毛泽东小22 岁。当上个世纪20 年代毛泽东投身建党伟业,并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时候,胡耀邦只是湖南一个贫寒的乡村儿童。1926 年,胡耀邦读完初小后,考上了家乡方圆百里颇有名气的文家市里仁高小。进入高小后,由于出身贫寒,胡耀邦学习更加努力,每年都考第一名。
在文家市,12 岁的胡耀邦第一次见到毛泽东。1927 年9月9 日,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不久起义失利,毛泽东以前委书记的名义收拢各路起义军余部,于9 月19 日集中到文家市。当晚毛泽东召开会议,决定沿罗霄山脉南下转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去。第二天清晨,当千余名起义官兵在里仁学校操场上整队集合时,胡耀邦等一帮高小学生,趴在学校围墙的豁口上看热闹。他们看见一个面容清秀、长发掩耳的高个子走到队伍前说道:“我们现在就好比是一块小石子,蒋介石是一口大水缸。只要我们团结得紧,打得勇,总有一天,我们这块小石头,就要打破蒋介石那口大水缸。”一打听才知道,讲话的这个人是毛委员。当时胡耀邦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以后的岁月里,自己的命运竟会和毛委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终生追随他的事业。
胡耀邦的家乡浏阳,是中共党组织活动的中心地带。胡耀邦的父母和哥哥姐姐先后都参加了革命。在家人的影响下,1929 年冬胡耀邦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少年儿童工作。1933 年胡耀邦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后调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他在中央苏区团的建设和青年工作中成绩卓著,成为红军中有名的“红小鬼”。1934 年10 月胡耀邦随中央红军长征,在红三军团部队做民运工作和青年工作,后克服重病和弹伤的困扰,坚持到达陕北。
长征到达陕北后,胡耀邦历任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长、宣传部长。当时为了打破敌人对根据地的包围,中共中央在1935 年底举行的瓦窑堡会议上,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利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的形势,积极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山西发展,以巩固陕北苏区。于是,1936 年1 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发起东征战役;并同时组织地方工作团,分为12 个工作队,随之东进开展工作。2 月,胡耀邦带着一支工作队,随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抵达吕梁山区的石楼县,开展宣传、征兵和筹粮工作。工作队积极工作,招募了大批新兵,筹集了大笔粮饷,石楼县成为黄河东岸红军的重要活动基地。胡耀邦在12 个工作队中工作成绩最为显著。当时任东征军地方委员会书记的李富春负责部队的粮食、装备等方面的工作,他非常喜欢胡耀邦的勤奋工作精神,在大会小会多次表扬他,并把胡耀邦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情况汇报给毛泽东。5 月,毛泽东在瓦窑堡亲自主持了东征工作团总结会,大家一致认为胡耀邦领导的那个队工作搞得最好。毛泽东听了,向台下大声问道:“哪一个叫胡耀邦?站起来让我看看。”胡耀邦从人群中站起来,毛泽东一看就笑了,风趣地说:“是个幼稚味还未完全脱掉的同志嘛!”然后饶有兴致地向胡耀邦询问扩红筹粮的情况,肯定了他卓有成效的工作,并让他给大家说几句。胡耀邦把工作情况说得既简要明了又条理分明。这是他同毛泽东第一次面对面的交谈,毛泽东对胡耀邦的精干、机敏留下很好的印象。
向你们推荐两个人
1937 年3 月,胡耀邦被选送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学习。抗大第二期学员有1362 人,分14 个学员大队,胡耀邦在一大队学习。一大队、二大队学员都是红军团以上干部,集中着陈赓、罗炳辉、杨得志、张震、何长工、余秋里、赖传珠等一批著名将领。一大队的大队长是陈赓,党支部书记是伍云甫,胡耀邦是一大队的俱乐部主任。西安事变后,中央派遣伍云甫去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主任,所遗党支部书记一缺,选来选去,大伙儿都说:“胡耀邦年龄最小,就让他当吧!”
胡耀邦是当时 “抗大”一大队、二大队中最年轻的学员,他求知若渴,勤于思考,给包括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在内的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军委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对于胡耀邦也十分注意,多次给予表扬。他在一次干部会议上给大家说:“你们要向胡耀邦同志学习,学习他刻苦攻读的精神”。 在抗大,胡耀邦有幸聆听了毛泽东亲自讲授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课程。讲课时由于胡耀邦个子小,总是坐在前面,毛泽东经常提问胡耀邦:“胡耀邦,听懂没有?”“胡耀邦,你说说?”并对这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头脑之清晰、理解力之强十分赞赏。
抗大的学习则使胡耀邦终生受益。在这里,他几乎熟读了当时能找到的有关列宁、斯大林的所有小册子和政治理论书籍,从此奠定了他坚实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他本人后来也经常说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抱负是在延安定型的,而进步最大的,就是在抗大学习那段时间。这年10 月,毛泽东亲自提名,胡耀邦任抗大政治部副主任,进入了抗大领导层。当时有些人不大赞成,认为胡耀邦资历太浅,年纪太轻,还不到22 岁。毛泽东则坚持说:“你们反对,我就要他当。”而此后的事实证明,胡耀邦没有辜负毛泽东的期望。
期间,在中央开展对张国焘错误的批判活动中,胡耀邦表现出了突出的政治才能。这一时期,胡耀邦经常到学员队去讲政治课,他讲课也跟演说一样,既生动活泼,又富有鼓动性。同时,他还负责在知识青年学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发展了相当一批知识青年入党。
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路线主张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大批富有爱国心、正义感的青年千里迢迢奔赴延安。这使得抗大第四期学员人数陡然增至5562 人。虽然抗大原有的校舍在不断改善和扩大,但仍然难以容纳。因而除二、三、四、八大队在延安附近外,其他大队都移往外地。胡耀邦率一大队移往瓦窑堡。毛泽东在抗大教育长罗瑞卿的陪同下,来为大家送行。他在不长的讲话中,特地提出要“向你们推荐两个人”。他说:“一个是我敬佩的老师,从苏联吃面包回来的张如心教授,他可以把许多马列著作背诵如流,你们可以向他学习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一个是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他的年龄比你们大不了多少,是我亲眼看着长大的热爱学习、朝气蓬勃的‘红小鬼’,现在还不断写些文章在报上刊登,很受读者的欢迎。希望你们以这两个同志为榜样,好好地学习。”胡耀邦在抗大的表现,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