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迎接西路军左支队
1936年10月下旬,红一、二、四3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为解决陕甘苏区粮食和经费的困难,为对付蒋介石积极组织的“通渭会战”,决定提前执行“夺取宁夏,打通苏联”的战略计划。10月25日,红三十军、九军、五军以及红四方面军总部2万余人奉中央命令相继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任务。后因战局急剧变化,中央军委令过河部队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陈昌浩为主席,徐向前为副主席。刚刚历尽长征艰险,鞍马未顿的西路军又开始了孤军深入祁连山作战的艰苦历程。
西路军将士面对数十倍的顽敌,英勇顽强,浴血奋战,5个月内歼敌25000余人,牵制了河西敌军,有力地配合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战略行动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西路军的西进作战是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展开的:在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在兵种比较上,敌人多是骑兵,而我主要是步兵;在地理条件上,甘肃西部,南有海拔5000米的祁连山,北有沙漠、戈壁,中间为一条狭长的走廊,回旋余地很小;另外,西路军在长征中长途跋涉,中间从未得到过休整和补充,对这一带的自然环境也不熟悉、不适应,而敌人则是熟门熟路以逸待劳。由于诸多不利条件,西路军在西进作战中最终遭到马步芳、马步青军队的有力拦阻和围攻,屡屡失利,损失惨重。1937年3月中旬,在张掖西南的梨园口一战后,西路军由初建时的21000人锐减到2000人。
西路军的失败已无可挽回,3月12日凌晨,徐向前、陈昌浩向中央发电告急,称西路军“现全不足3团”,“无日无夜不战,弹药几尽,疲乏大”。这时远在陕甘的中央已无法发兵救援,经过再三考虑,中央复电西路军,决定成立以李卓然、李先念等组成的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西路军余部“向外蒙冲去”,或“打游击”。根据中央指示,3月14日,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开会决定,徐向前、陈昌浩回陕北向中央汇报,原西路军分为左、右两支队和以妇女、伤员为主的支队3部分,转入祁连山打游击。
西路军分散不久,右支队及以妇女、伤员为主的支队在战斗中失利溃散,只有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仍在祁连山的冰天雪地里孤军奋战。
党中央和毛泽东对西路军的命运极为关心。早在1936年年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组织一个既代表共产国际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团,由在莫斯科工作的陈云(化名施平)任团长、滕代远(化名李光)任副团长,另外配有翻译冯铉、电台技术人员段子俊和报务人员李春田,组织迎接西路军。他们是10月份集中的,季米特洛夫为给他们送行,还特设了家宴。
由于宁夏战役计划失败,过河部队西入河西走廊,所以直到1936年12月8日,陈云即率代表团前往阿拉木图(今哈萨克斯坦首都),在邻近新疆的苏联边境霍尔果斯住下,准备与当时驻新疆的军阀盛世才进行谈判,援接西路军。他们住在苏军一位中校军官家中,看到了苏联当局为西路军准备的大炮、机枪和其他武器。但正在此时,爆发了西安事变,苏联方面最初认为这是日本人利用张学良搞的,决定那些武器不给西路军了。陈云知道后很是着急,当大家议论西安事变说这下子可以枪毙蒋介石时,他却冷静地说:“这个问题不那么简单,根据目前形势,蒋介石杀不得。”后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苏联方面也改变了态度。
西路军由于战斗紧张,很难与中央取得联系,一直不知道中央已派人在新疆迎接他们。直到1937年3月23日,西路军才用当时仅有的一部电台与中央取得联系,并立即接到中央的电示:左支队“应团结一致,保存力量,前进的方向是新疆或蒙古,设法去新疆,并将派陈云和滕代远去迎接”。左支队接到中央的电报后,立即决定向新疆进发。
4月中旬,正在焦急中等待的陈云终于收到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电报,要他们急速前进,赶到星星峡地区,接应西路军残部。陈云等人立即乘坐新疆督办盛世才派来的汽车,经伊犁前往新疆的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
盛世才,原名振甲,字晋庸、德三。1892年出生于奉天开原,青年时在奉天读书,后考入上海中国公学政治经济科,1917年入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五四运动时回国,不久考入广东韶关讲武堂。历任奉军第八旅排长、连副、连长、中校参谋,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参谋本部第一厅第三科上校作战科长等职。但盛世才并不甘心久屈一小小的科长职位,他窥伺时机向外发展。1930年夏,新疆省主席金树仁派其秘书长鲁效祖到沪、宁,延揽军事人才,盛世才认为是个好机会,决定应聘。1930年年底,盛世才携家眷到达新疆。盛世才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委曲求全,对金树仁惟命是从,终于渐渐博得金的好感。经过一段时间,盛世才被任命为军官学校战术总教官。他利用这一接触军队军官的机会,蓄意经营,极力拉拢学生,并以此为基础,培植自己的势力。后来,他伺机夺取了新疆督办的位置,当起了“土皇帝”。
为了寻求苏联的支持,以向蒋介石的“中央”闹独立性,盛世才伪装进步,制定了“反帝、亲苏、民主、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苏联为了在靠近新疆一侧有一个安全的边界,也在武器装备上给他支援。由于这层关系,陈云等到迪化后,立即通过苏联领事馆与盛世才见了面,商定了迎接西路军进疆的方案。陈云也由此开始以中央驻新疆代表的名义活动。
4月12日,左支队在李先念等人的率领下走出祁连山,开始向新疆前进。4月20日,他们又接到毛泽东、朱德电示:“远方(指共产国际)对于西路军进入新疆转远方求学问题已决定了。为此,目前西路军必须到达星星峡,他们(指陈云、滕代远等)在该地迎候你们。”26日,左支队在前进中又遇强敌,部队再次受到重大损失,经全体指战员拼死搏斗,当晚摆脱敌人,向甘肃、新疆边界前进。左支队400多人在没有水和粮食的情况下,在荒漠和戈壁上奔走,第一批干部和战士终于在4月27日下午5点左右走出戈壁和荒漠,来到了甘肃和新疆交界的星星峡。
由于陈云事先已与盛世才进行了谈判,并做了大量工作,盛世才同意在陈云等未去甘肃、新疆边界前先指令边务处星星峡办事处的边务人员和边卡驻军,打着红旗、开着汽车,寻找迎接西路军左支队。
与此同时,陈云、滕代远等随盛世才派出的车队也由迪化出发。在赶往星星峡的途中,陈云得知西路军左支队已有人进入新疆的消息后,立即给星星峡边务处打电话,请他们转告左支队,让他们就地休息,他很快就赶到。西路军左支队的第一批人员到达星星峡时,受到热情接待,当地驻军为他们准备了房子、猪肉、羊肉、馍馍和米饭等。
那时,哈密一带有地方军阀尧乐博斯的匪军盘踞,他们反对西路军入疆。陈云所率车队在路上曾与他们的马队发生激战,并将他们击溃,扫清了迪化至星星峡的道路。
5月1日天刚放亮,陈云、滕代远等率几十辆汽车,带着大批生活用品来到星星峡。这时,西路军左支队走到这里的已有400多人,其中军师一级干部14人,团以下干部70余人,无线电报务人员26人,医务人员23人,全体人员中党团员占62%。陈云与李先念等一一握手,代表中央向左支队的指战员进行慰问。西路军的战士们历经艰险,九死一生,见到陈云,见到了中央的代表,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是呀,身经百战、血染沙场都不动容的将士,这时百感交集,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此时,盛世才派来的一个苏籍顾问向陈云提出要西路军指战员放下武器,以免出事。陈云坚决不同意,说:“能走到这里来的指战员极不容易,放下枪不就成了投降?不能放下枪!他们不会干涉其他事务。
望着疲惫不堪的西路军指战员,看着一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战友,陈云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说:“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以后慢慢说,你们先给我执行两个任务,第一要吃好饭,第二要睡好觉。”为了让同志们尽快恢复体力,他把带来的物资分给了大家,每人1套棉衣、1套单衣、1套衬衣、1双皮鞋、1个瓷杯、1双筷子,还有大批的羊肉、苏联的纸烟和白糖。同时,陈云还要盛世才再空运一批物资。在陈云的要求下,盛世才两次派飞机空投衣物、粮食、枪支、弹药等。西路军剩余的400余名战士在陈云的关怀下,很快恢复了体力。
当天,陈云在星星峡主持召开西路军余部全体指战员会议。会上,陈云代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历尽艰险、九死一生的西路军战士表示了亲切的慰问。当时,西路军战士中士气比较低落,针对这个问题陈云对他们进行了鼓励,他说:“你们经过那么多困难都过来了,人都累得不像样子了,不投降敌人,还团结在一起,能够跑到这里来,是好样的!革命斗争有胜利也有失败,只要我们保存下革命力量,我们就会发展壮大起来,你们虽然只剩下几百人,但都是革命的种子,将来可以发展成几千人、几万人、几十万人,去夺取革命的胜利。”他还说,“党中央对西路军始终很关心,想了很多办法来援救陷入困境的同志们。”他要求大家把自己制作使用的武器以及衣服、鞋袜等物品,全部保存起来,送到莫斯科共产国际去,让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看看,中国工农红军是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从事解放斗争的。
陈云的话像温暖的春风吹过西路军战士那饱受创伤的心田,许多人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多少年以后,许多幸存的西路军老战士还能回忆起当时陈云讲话时他们的心情。
在战士们体力得到恢复以后,5月4日,陈云带领西路军左支队的400多人分坐几十辆大卡车来到迪化。5月7日,部队进驻迪化一个尚未启用的纺织厂工人宿舍。
![]() | ![]() |
相关专题 |
· 图书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