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实录:张小康王贵等谈《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2014年05月21日14:4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党史出版社图书编辑一部副主任黄艳

[主持人]:从王老师刚才给我们讲述的故事当中我们就感受到这种情感。作为事中人,他对您有这样一种高度的评价和肯定,并且一说到自己的故事,我们感到那种感情不断的。

[张小康]:昨天湖北建援藏协会来电话就说,是不是应该开始编续集了。大家觉得还有太多的故事,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记录。我想,会有人做的。

[主持人]:编续集之前我们先把这本书了解完。刚才王老师介绍当中也说过了这本书图文并茂,之前我大概翻了一下,我发现有这样一幅图,我想不管在什么时候,孩子的笑容都是让我们印象最深刻,最能打动我们的,照片不仅仅记录了当事人的一个表情,一个场景,可能在他的背后还发生着很多故事,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我们让张老师给我们讲讲。

[张小康]:这个王贵叔叔也知道。因为当时西藏特殊的情况,本身部队的条件很差,供给很困难,而且中央规定是不吃地方。

[王贵]:毛主席指示进军西藏不吃地方。都靠从内地往里面运。何况那个地方地广人稀,物资缺乏。我们是大量的吃,影响当地粮食价格飞涨。

[主持人]:我们要去搞建设的,所有的困难我们先把我们自己所有的困难解决了,一方面还要帮助他们。

[张小康]:这个照片反映的是,当时因为在那边有生孩子的,可以说是绝大部分孩子都有先天的一些畸形,不同程度的,因为高原缺氧,整个怀孕的过程中,可能就在行进中,在缺氧和粮食短缺、营养不足的情况下,所以孩子多半都有先天不足,心脏是最主要的,我大概采访主要是心脏的。而且放在那边,就更增加部队的负担或对地方的供给的负担。所以,当时军区决定,就把这些孩子送回来,这个照片就是当时这个情景。我采访的一个阿姨,她后来是八一学校的生活老师。

[主持人]:这些孩子回来以后都到八一学校去。

[张小康]:这是在送回的过程中。一共当时有50多个孩子,全部送回来。非常小。那个时代,军区在成都成立了八一学校和保育院,保育院里的孩子最小的一两个月,生下来父母就放在那里,由别人照顾,大一点的有小学,其实就是为了前方的将士安心工作。这后面的照片可以看到,八一学校,那是一个大的照片,是八一学校。这个合影是第一届的学生,可以看到这些学生们哪个年龄组的都有。

[主持人]:这些全是前方战士的孩子们。

[张小康]: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很多很感人的故事,这个照片背后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他们有的孩子,正常的情况下,三四年能见到父母,有的就是靠父母或者父母的战友来出差来看。一般一个人到成都,到内地去开会,就会把所有的孩子看一遍。因为真正的父母没有机会。孩子们基本搞不清谁是父母,父母是什么概念,我去问,不知道。因为他们只知道老师。我采访的里面知道的最长的有一个孩子九年没有见过父母,因为他可能在西藏更偏远的地方,更基层的地方,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回来。还有两个,父母最后牺牲在西藏,他们成为烈士子弟。所以这个学校里面的故事非常非常多。

[主持人]:我还看到这样一张孩子们温馨的笑容。

[张小康]:那是课间操的时候,这些照片都非常珍贵,这是当时八一学校的老师给我提供的,这些老师都80多岁了。他们保留下来的照片。

[主持人]:可以看出来当时老师们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真的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那种爱的流露,所以才给予了孩子脸上这样一种笑容。我看到这儿有一个这样的报告表,让我不解,这是一个用在什么时候的报告表?

[主持人]:有孩子的照片,上面还有一些像是我们平时在体检时候的一些体征的状态显示。

[张小康]:一个是身体情况,他的能力表述,比如他会坐了,会走了,他的身体怎么样,他的各种表现,这是唯一在西藏的这些父母跟孩子连接的唯一的一个通道。就是每半年,保育院和八一学校会填写这个表,寄给在西藏工作的父母,父母只有通过这个,才能知道孩子的大概情况。那会儿当然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短信,他们半年后才能看到,也只是大概的。我采访的杨义真(音)和王贵珍(音)阿姨,就是夫妇俩,他们当时看到孩子的时候,孩子已经髋关节发育不良,两岁多不能走,每次他收到这个信,收到这个表都大哭。现在也还是。因为他们只能得到这个信息,他们不能为孩子做什么,为了工作,为了西藏。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天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完全奉献,不求回报。当得知这样的情况,还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持续付出,不能为孩子去做任何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任何一个父母,这种爱、这种折磨和承受的东西。

[张小康]:真的是很难很难的。这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可是我觉得他们做到了。他们真的做到了。其实有的人会觉得大了可能孩子跟父母的感情就会缺失,可是我接触这些八一学校的子弟,我发觉他们对父母的爱恐怕超出一般人,因为他们懂得了,这些父母不光属于我们,我们的父母是为国家奉献才牺牲了我们,小的时候可能真的有一些抱怨,就包括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见不到父母的时候,我自己就觉得很奇怪,或者是我为什么出生在这种家庭。可是大了,我真的以他们为骄傲。

[主持人]:才明白父母原来是这种大爱,他们在做着更加伟大的事情。

[张小康]:而且他们实际是为了所有的人,其中也包括我们过上好日子。他们才那样奉献。

[王贵]:昌都战役以后,仗都打胜了,昌都解放了,炮兵的战士饿着肚子上山给骡马割草。战士饿着肚子上山割了六七十斤草,这个草背下来,下山的时候,到了悬崖边上,那个路很小,肚子饿得不行了,腿一软,眼睛一黑,一头栽下去了,几次从悬崖边上栽下来,当时摔死了,脑浆都出来了,我们就在跟前,谁都掉泪啊。这样饿着肚子给骡马割草,这是我印象最深的。

[主持人]:自己饿着肚子也让它们吃饱。

[王贵]:这是补给重于战斗,战胜粮荒。昌都这次度粮荒是最严重的,一个月以后后面部队才来。先锋部队、机枪军、强行军作战赶路赶得快,后面部队忙于运输赶路赶得慢。1952年到了江孜,春荒也很严重,那多了,断粮性很多。甘孜和昌都这两次是最严重的。甘孜那次,地老鼠也吃了,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这是毛主席说的。总体上,藏区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物资极端匮乏,几万人进去以后,大量的牛羊宰杀,几十年恢复不过来,粮价上涨,群众生活受影响,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是个政治问题,你看共军来了以后群众生活下降了。

[主持人]:我们宁愿委屈自己,承担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自己解决。

[张小康]:我们实际就是让敌人的设想和谎言并没有实现。而我们做到了。

[主持人]:这中间还有我们战胜困难的很多很多细节。王老师一说到这里,总是很感慨。我们能看出来,但是您不能剧透太多,我们要让我们的读者自己来看,自己来体会。今天我们也专门请到了两位出版社的老师,我们想问问刘总,您如何看待这本书?我们了解,为这本书还专门组织了一个出版小组,反复来打磨稿件?为什么这次对这本书这么重视?

[刘周远]:原因说起来很多,但实际上最主要的就是一点,就是这本书写得太好了。它是写了一本大题材,写了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里面的历史,那里面的故事,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和中国党史出版社,我们两边领导和编辑人员看了这本书以后,初稿以后,我们无不为初稿深深打动。这里面的故事,刚才张老师和王老师都讲了很多,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看这本书,受到的感动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都是很深的。我在审这个书稿的时候,我就多次潸然泪下,被这里面深深打动,对于这样一个题材非常好,写得又非常好,非常感人,可以说,这本书比很多煽情的小说写得更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两家出版社很自然地达成共识,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要以出版人最高水平,来把这本书以一种近乎完美的、高质量的水平呈现给广大读者。这样也才能够对得起辛辛苦苦的作者,对得起张老师八年的辛苦,更主要的是,对得起我们千千万万的老西藏们,他们的牺牲、他们的奉献,确确实实让我们无限的崇拜、崇敬。所以我们必须要以这样一种状态,以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把这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

[主持人]:刚才我们已经听了介绍很多这本书的细枝末节一些细节的地方,也很打动我们。但是我们知道,您作为出版社,像这类题材、这类主题的书已经有很多,这个书的主要特点在哪里?

[刘周远]:每个人看这本书可能有不同的感受,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是很多的,比如说,书里面写到,我们党和政府对进军西藏重大的战略决策作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做了充分的准备,这里面所写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让我们感觉到党既重视国家的利益,也重视西藏人民的利益,也重视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强大。在这个方面,我对书里面写的方方面面的这种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从大的到小的,从中央的决策到一个连队、一个排、一个班,甚至到一个工作小组进军西藏,在西藏怎么样做工作,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遇到困难怎么样克服,怎么样与西藏民众亲密合作、密切相处,从这个方方面面的事情反映出来,我们党和政府,我们这支军队,是全心全意在为人民服务,为西藏服务。这是一点。

[刘周远]:第二点感受很深的,也是这本书的一个价值所在,被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象深深感染和打动,这里边从官兵到普通工作者,还到地方干部,以及我们刚刚参加解放军的西藏的农奴,被解放的农奴,整个群像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候的工作状态、工作作风,让我们非常受感动。我们这支人民英雄的军队,当时在那种环境下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也特别能工作,可以说,这支军队是一支全能型的军队,既能打仗,也能生产,还能做群众工作,做民族工作,同时,甚至还学会了,男同志学会了照顾女同志,女同志学会了照顾男同志,形成了和谐的大家庭,让我非常感动,我觉得这支军队以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种作风,那就是真正成为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

[主持人]:作为人民军队,我们一说到往往给我们感觉是硬汉的形象,刚刚刘总专门强调了,给我们这本书,为我们传递,他不仅能打仗、能工作,我们男同志也学会了照顾女同志,还有很柔软一面的体现。感谢张老师有她独到的眼光,把细节的闪光点发掘、放大、整理出来,让我们觉得当时的事情还有这样另外一个柔软的一面。

[刘周远]:这种细节很多,非常感人。

[张小康]:他们是有文化的军队,不光是军队,他有很多来自于各方面的,甚至很多都是国外回来的专家,是国际上有名的李安翟、于世玉(同音),都是国际上有名的专家,长期在海外留学、讲学的人,李浦先生(同音),他们都来到了这里,加入到十八军政策研究室,为十八军在制定政策这些纪律方面出谋划策,他们建学校,办学,做到了很多很多,所以这是一个不是单纯的军队行为,它是一个国家的。

[主持人]:所以这里面才有这么多的故事和细节。让王老师一直念念不忘,随时投入到故事的细节当中去。我们也知道这本书最先发现的是我们黄老师,当时发现这本书,这本书里什么样的亮点、什么样的特质、什么样的价值打动了您呢?

[黄艳]:我觉得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我见到这份书稿时候的情景。两年前的夏天我见到这个书稿,我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口气读完了,我记得张老师当时问我,你觉得怎么样,因为她这个书稿第一次拿出来展示,我当时的回答非常肯定,我说这本书超出我的想象得好,因为它的主角不是将军,不是大人物,而是无名小兵和普通的藏族百姓。所以我就觉得这与以往的西藏题材是有它的独到之处的,我把我的感受汇报给了我们的领导,就是中国党史出版社社长,他看了以后也觉得很震动,他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西藏题材的作品,这之后有了我们与张小康老师合作,进而与四川人民出版社联合打造出来这部精品。这是我刚见到这本书的一些情况。

[黄艳]:其实我是一直在编辑这本书,每次编辑过程中,每次阅读,我都会有所触动,潸然泪下。因为这个故事非常有力量,它的力量不在于我去渲染,我去加工,就像刚才张老师叙述这些故事一样,很平淡,就是把一个事实讲出来,但是我觉得,很有冲击力,特别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讲,平时看的一些作品,或者很多文学艺术加工的成份比较多,我们就觉得很多东西可能它原型没有那么高大上,但是看到这本书以后,确实它是一个真实的反映,但是打动了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就是你觉得这本书是非常非常有出版价值的。这是一方面。第二,我还想讲一下这本书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它自始至终有一条历史的脉络在里面,它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刚才张老师也提到了,她有个编排,把故事融合在里面,让大家读故事的同时也能了解这段历史。张老师两年前跟我说过,她的一位80后的亲友看了这本书,是一口气读完了,而且觉得读懂了那段历史。我觉得一方面是故事本身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是有一个历史的现代理念,所以能够让她很快随着书中的主人公一起,跟着那个历史进程去读了那段历史。

[黄艳]:今天受社长之托预告一下,明天十点钟在文化宫有一场我们和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座谈会,欢迎有兴趣的网友关注。

[主持人]:通过几位的介绍,我们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在最后我还给几位留了一个难题,这本书400多页,可是我们特别关心,如果让几位非常了解这本书很有感情的人来说,一两句话来描述这本书你们会说什么。

[张小康]:如果有时间,请看看这本书,你会知道一些你没有想到、你不知道的事,通过它,你可以知道西藏的那段历史和在那个历史阶段的人们。我觉得这个不管是年轻的、年老的都是有价值的。

[主持人]:有时间就来看看它。

[王贵]:我认为这本书弘扬了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当前,我们现在物质上去了,精神也要上去,精神文明建设是非常重要。所以这本书配合精神文明建设,弘扬老西藏精神,这笔精神财富厉害了,价值还是很高的。

[主持人]:是我们的精神食粮。

[刘周远]:能够出版这本书,是我们出版人的光荣。能够读到这本书的读者,我觉得也是读者的幸运。

[黄艳]:我通过个人体验来看,阅读了很多次,我觉得这是一本你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沉浸其中,而且与之产生共鸣的一本书。我觉得不管你是出生在什么年代,不管你是否去过西藏,我觉得都应该读读这本书,了解一下老西藏的精神,受一次感情的洗礼。

[主持人]:说了这么多,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来看看它了。今天感谢几位给我们带来的分享,今天节目就是这样的,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红色访谈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