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树平 戚义明
二、提出新型城镇化理念的现实背景
深入分析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城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发达经济体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新兴经济体面临又一次被“剪羊毛”的风险,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从国内情况看,我国经济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提升期,在外需不振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就成为重要的战略基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无疑是一个重要选择。
我国的城镇化规模史无前例,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必然带来大量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城乡结构和国民收入结构,有利于第三产业和新产业的发展和成长。正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城镇化与工业化一道,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人民日报》2013年 12月 15日。)
事实上,2008年以来,在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的历程中,城镇化成为我国扩大内需、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的战略重点和重要依托,成为我国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 50%,但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 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 80%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央强调:“差距就是潜力”,面向未来,“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人民日报》2012年 11月 21日。)
另一方面,我国城镇化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2年的 52.6%(1978年数据参见《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人民日报》2009年 9月 24日;2012年数据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3年 2月 23日。) ,城镇人口由 1.72亿增加到 7.12亿,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城镇化奇迹。但毋庸讳言,在更高起点上深入推进城镇化,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一是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阶层,与城市居民构成了“城市二元结构”问题。有关统计表明,在城镇打工的 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 1%,大约有 1.59亿 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农民工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充分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城市二元结构的出现,使得问题更加复杂。
二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城市规划和建设盲目向周边扩延带来“城市病”问题。城市建设“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重短期轻长期”问题突出。近年来,污染加剧、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问题在一些城市日益突出,制约了城市化健康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
三是大量的农民工进城造成农村“空心村”和土地撂荒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长期在城里居住。很多农民工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的生活。部分村庄只有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留守,农地耕种减少,甚至造成土地大量闲置。
还有诸如土地占用过多、利用粗放,“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大拆大建”、“千城一面”,破坏城市文化和历史的问题,等等。
党中央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期间,就已经注意到以上问题。2009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和 2010年 2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都强调要“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年版,第 458页。)。新世纪以来的十年间,我国城镇化率从 36.1%提高到 47.5% (参见《人民日报》2011年 3月 16日。),年均提高 1.14个百分点。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建议维持这样的增速,这样到“十二五”末城镇化率能提高到55.5%。但是,2011年 3月通过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最终将城镇化率定为五年提高 4个百分点,即到 2015年达到 51.5%左右。 (参见《人民日报》2011年 3月 17日。)而实际上,我们在2011年底就已经达到 51.27% (参见《人民日报》2012年 1月 30日。)。这表明,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达到预期水平的基础上,关键要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提高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水平。因此,2012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参见《人民日报》2012年 12月 17日。)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