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试述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的理论探索

2014年06月05日09: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四、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理论,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指明了前途

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解决农业生产力问题。到1956年,我国农村社会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变革:一是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土地改革已经完成,毛泽东将它称之为近现代中国农村的“第一个革命”;一是1953年9月起开始实施包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内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改造和消灭农村农业分散的个体经营方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道路,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毛泽东将它理解为近现代中国农村的“第二次革命”。应该说这两次革命都是“生产制度上的革命”,“生产力”或者说“生产工具”还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针对“第二次革命”完成后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毛泽东从1953年8月逐渐酝酿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18〕,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1954年9月,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这个概念〔19〕。毛泽东深知科学技术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极力提倡选种、改进耕作方式,并提出了“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对实现科学种田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在写给省、地、县、社、队同志们的一封信中,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论断,还要求“四年以内小解决,七年以内中解决,十年以内大解决”。毛泽东指出:“每省每地每县都要设一个农具研究所,集中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农村有经验的铁匠木匠,搜集全省、全地、全县各种比较进步的农具,加以比较,加以试验,加以改进,试制新式农具。”〔20〕他痛切地指出,中国有五亿多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每年劳动而吃不饱,这是最不合理的现象。为了顺应农业发展的历史大趋势,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实现农业现代化看作是农业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指望在农村大办工业,实行农业机械化。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为改变农业生产的落后状况,国家建立起专业农具厂,成批生产新式农具。在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生产柴油机、脱粒机、联合收割机和机引农具的工厂。从总体说毛泽东抓住了现代农业的特点,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即生产工具是划分经济时代重要标志的观点,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基础的观点。〔21〕

1964年底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经过千辛万苦的探索和找寻后,确立下来并孜孜以求的战略目标,是农民实现彻底解放,摆脱贫穷落后,达到共同富裕的崭新途径,是中国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正确发展方向。历史实践也证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对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艰辛探索中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实践基础。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2〕〔10〕〔19〕《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371、132页。

〔3〕《刘少奇伦新中国经济建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第181页。

〔4〕《陈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3页。

〔5〕〔11〕〔16〕《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241、379页。

〔6〕〔7〕〔8〕〔9〕〔12〕〔14〕《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199、24、241、30、219页。

〔13〕《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8页。

〔1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1页。

〔17〕郝华:《论毛泽东对“三农”问题的思考维度》,《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第7期。

〔18〕何景春:《毛泽东对“三农”问题探索的历史性贡献和现实意义》,《安徽史学》,2005年第4期。

〔20〕《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21〕郭玉亮:《毛泽东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得失》,《长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本文作者:中国农业大学思政学院副教授 北京 100083)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