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特殊时期的二野女子大学

赵占豪

2014年06月11日10:05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你们在前方打老蒋,我们在后方学本领”

1949年三四月份,二野女大正式开学。学校分布在陇海铁路沿线的河南巩县、偃师、新郑等地区,共有9000余人。学校机关干部和领导干部主要从二野总部及各兵团抽调,一部分老师是从开封、郑州、洛阳、南京等地聘请的。女大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建制,师生员工都属军队在编人员,享受供给制待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严格按照革命化、军事化的行为规范要求官兵师生,是二野女大的重要特色。

女子大学的学员,大部分是原南线妇女总校的学员,其中有老根据地政权中地区、县、乡、村干部,也有部队的干部、卫生员、宣传员和技术人员,相当一部分是二野团以上干部的家属、子女,还有个别国民党投诚军官的家属。建校初期,女大的干部和学员都存在一些思想问题。个别干部教员觉得从一线部队来到女大,“给别人看老婆孩子”,工作不好做,没有出息;部分学员学习目的不明确,刚离开亲人感觉不习惯、不方便,有的担心前方,有的有小孩拉扯,学习不便,还有的觉得自己文化太低,学习有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女大深入开展了学习讨论和思想教育,学员们很快端正了思想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奋斗目标,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

女大的教学内容,除政治、语文、数学、地理、历史等文化课以外,还开设了政工、保育、卫生、财会、歌咏和医护训练班。根据学员的文化程度不同和有无孩子编成不同的队和班,因人施教。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当时的革命战争形势,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政治课以时事政治教育为主,使学员了解革命发展形势和我党、我军的各项方针政策,继承部队光荣传统,坚定革命意志;地理课结合部队南下进军路线,打到哪里讲到哪里;算术课把我军消灭敌军的数量、缴获的各种武器装备,编入加减乘除运算题;语文课上,教学员写信,给前方爱人写,给老家写,给部队写慰问信,通过写信,学以致用,既激发了学员学习的热情,也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学员们自编了识字歌:“不识字,真可怜,爱人来信不会念,左看右看看不懂,真是急死人。识了字,放光明,《新华日报》能看懂,爱人书信不求人,心里真高兴。”学校对每门功课、每个学习阶段都要进行考试,检测学习效果,督促学员学习。学习成绩进行公布,并组织学习成果展览,对于学习好的学员给予表扬和奖励,以鼓励教学双方的积极性。

虽然当时的办学条件很差,但学员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没有教室,就以庙宇、祠堂、仓库、院坝甚至树下当课堂;黑板是用锅灰在墙上或门板上涂成的;桌凳是从老乡家里借的;没有纸笔,就用树枝在地上练,或者睡觉时用手指在身上划。学员们在学习上争先恐后、互教互学,中午不午休,晚上熄灯后还悄悄默读。有的当母亲的学员,晚上一手抱小孩,一手写字做作业。总校、分校都办有校报刊物,各大队、中队都办有俱乐部和墙报学习园地。学员队广泛开展“插红旗树标兵,比成绩帮后进”活动,不断掀起学习竞赛的热潮。学员们说,前方的男同志英勇作战打胜仗,我们在后方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作为今后与他们会合时的“见面礼”。有的学员给丈夫写信说:“你们在前方打老蒋,我们在后方学本领,你们拿枪杆呀,我们拿笔杆,咱们比一比呀看一看,看谁的名字在最前面。”

通过刻苦的学习,学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有了明显提高。原来是文盲半文盲的同志,经过一年的学习,百分之九十以上达到小学文化程度,部分学员语文达到初中水平,能读书看报写文章,为以后工作或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平常,女大师生过着军事化的集体生活,学员们按照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着军服、戴军帽、扎皮带、打绑腿,定期检查军容风纪;早出操、晚点名;上课就餐都要集合站队、唱队列歌、喊口号;每周各分校要进行一次学习总结,各班要开一次班务会;集体活动时还会进行拉歌比赛;对外交往时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学员之间朝夕相处,情同姊妹,亲如一家,在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关心。学员常勇的丈夫上了前线,她来到学校时怀有身孕。在怀孕后期,同学们每天给她打好洗脸、洗脚水,想方设法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她坐月子期间,同学们都争着帮她洗衣裳、尿布,给她和孩子熬米粥、调米粉,给了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使她非常感动,她的丈夫在前线也十分欣慰。这样的事情在女大比比皆是。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也是女大的一大特色。当时,各分校都有业余文艺宣传队或文工团。总校还专门举办了文艺训练班,为分校培训文艺骨干。各学员队都建立了俱乐部,学员人人参与,各中队都有“拿手戏”。学员们创作的“学习歌”“劳动歌”“立功歌”等数十首歌曲人人会唱,激励着大家比学赶帮、争当模范。业余文工团排演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节目在校内外演出后,引起了轰动。

女大学员革命军人的风采,给解放区带去了一股新时尚,使驻地乡亲们耳目一新。乡亲们感慨地说:“女大的学员多是解放军的干部家属,但她们完全不同于国民党军的官太太。”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