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进京赶考”历史答卷的时代意蕴

居宪涛

2014年06月20日08: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与时俱进”:治国理政新答卷

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多年改革开放成绩的种种社会矛盾逐渐凸显。贪污腐败、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医疗、住房、教育制度改革带来的诸多问题等,都亟待解决和完善。和当年“进京赶考”的时代相比,新一代领导集体面临的“考题”有所不同。正如江泽民指出的“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其中的根本原因是党的内部出了问题。”(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42页。)为与时俱进解决新问题,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执政新理念,新规律。1993年江泽民提出全党必须继承、发扬、深化和发展“两个务必”的“64字创业精神”。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把执政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提出来,放到战略高度来对待,这还是第一次。“要深刻认识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58页。)江泽民在1995年11月提出“要强调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9页。)其中讲正气所指就是党风问题。他还向全党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执政理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经济活跃,各种经济成分不断发展,各个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如何确立经济制度,如何对待新阶层,如何把人民都团结凝聚起来,成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2000年江泽民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新时期执政提供了思想基础。他强调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8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坚持“两个务必”,以谦虚的态度深入群众,集中民智民慧,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协调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内的各种复杂关系,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

江泽民指出:“腐败现象是侵入我们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我们的党,葬送我们的人民政权,葬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我国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成败取决于我们党。如何从严治党?除了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把关、严格监督外,还要严肃查处。他还强调,“从严治党,关键在于建立起一整套便利、管用、有约束力的机制。”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解决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思瑶、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