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绍芬
大桥复建
1986年11月27日,对于九江长江大桥来说,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
当日下午5时,万里副总理一行在我和副省长蒋祝平等同志的陪同下乘专机从南昌飞到九江马回岭机场。一下飞机,万里同志就对陪同人员说:“先去看看九江长江大桥吧。”
车队直抵九江长江大桥南岸工地后,万里同志走下车,他望着眼前宽阔的江面上几个孤零零的桥墩,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我对工地上的工人们喊道:“同志们,万里副总理看望大家来了!”
看到万里同志,大家惊喜地拥靠过来,他们高喊着:“万里总理,您好!”
“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啦!”万里同志迈步向前,与大家热情握手。
工人们似乎有一肚子的委屈,他们争先恐后地说道:
“我们日夜盼这座桥续建!”
“您看我们这些人,没结婚时就来了,现在孩子都这么高了,桥还没建好,我们心里真是着急啊!”
还有上了年纪的工人说:“我们都快退休了,赶不上桥修好,不甘心啊!”
万里同志对大伙说:“同志们,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九江长江大桥的建设,复建的问题一定会研究,请大家放心。”说着他转身问身边大桥指挥部的同志:“你们最需要些什么?”
指挥部的同志回答:“一个是资金,一个是特殊钢材。”
当时,天色已晚,我怕万里同志奔波一整天累了,便提议回去休息。面对工人们热情和渴盼的面孔,他有些依依不舍,说道:“明天我会再来。”
回到宾馆后,万里同志自责地对陪同的同志们说:“我们官僚主义啊,要早点来就好了。这座桥不建损失更大,一定要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建成。”
第二天,万里同志在大家的陪同下乘游艇,绕着大桥桥墩缓缓转了一周。
他边视察,边看图纸,边与指挥部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九江市市委书记江国镇等同志交谈。他感慨地说道:“这座大桥确实应该复建!”
现场视察后,万里同志又与省、市负责人和大桥指挥部的同志们研究,详细询问了大桥工程需要多少投资,需要什么钢材,多少钢材,等等。有关同志一一作了回答。
谈到投资时,我汇报说:“我们江西、湖北、安徽三省已协商好,共同筹集一部分资金。同时,我们建议公路桥和铁路钢架桥一并建成,以争取时间迎接京九线的上马铺通。”
我们的想法和措施得到了万里同志的赞同。他说:“国家计委、铁道部、交通部、江西、安徽、湖北几家要共同努力,争取尽快复建,使南北交通早日多一条干线。”他又说:“你们的想法是对的。你们不是等、靠、要,是积极进取,主动想办法。你们到处奔波,到处联络,争取时间,为全局考虑,应该支持。要支持江西,支持你这位女省委书记。”
万里同志回京后不久,项目就得到了批准:九江长江大桥继续上马!
九江长江大桥的复建,为日后京九线的建成畅通争取了时间。
1987年4月4日,国家计委经国务院批准,发文决定恢复九江长江大桥建设。采取集资和国家补助的办法,由国家计委、铁道部、交通部和江西、湖北、安徽三省六家共同集资1.5亿元(后调整为2.16亿元)用于大桥复建。
这些钱像新鲜血液一样输进了大桥工程。大桥立即恢复了生命力,工程队伍从四面八方返回来了,重新相聚在浔阳江头。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什么比九江长江大桥复建更重要了。这年夏天,冷清了多年的九江长江大桥工地又有了“夏天”的温度——工地上重新热闹红火起来……
在万里同志的身上,使我读懂了什么叫做“效率”!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