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浴血八年,伟大抗战中的江苏篇章

陈月飞

2014年09月03日08:29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浴血八年,伟大抗战中的江苏篇章

新四军纪念馆:让烈士们回到亲人的怀抱

【史实1941】

1941年,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破坏了华中抗战的大好局面。中国共产党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江苏敌后抗战进入了最为艰苦的阶段。

本报记者杨树立发自盐城建军东路的报道——

73年前,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从此盐城就是新四军的家;28年前,盐城建成新四军纪念馆,是为烈士们安了一个家。

“这些年我们坚持做的,就是去各个档案馆,反复落实当年战士们的名字,一一入档。”纪念馆馆长孙国栋说,不少将二代不远千里,前来寻找父辈的遗迹。“有一回,一名将士的女儿在展馆照片中,认出了父亲的脸庞,忍不住哭出声来。”

那是抗战相持中的艰苦岁月。1941年春,新四军粉碎了日军对苏南、苏中和皖东等地区的大“扫荡”。7月,日伪军反扑回来,17000人合击新四军军部及华中局驻地盐城。新四军第3师在盐阜地区进行反击。到8月底,再次粉碎了日伪军对苏中、苏北的大规模“扫荡”。

那段时间,美国志愿人员和空军援助中国人民抗击日军,飞机被日击,飞行员跳伞后遭到日军追捕和虐杀。于是中共明确提出援救盟邦飞行人员。这些天上掉下的美国大兵,在根据地体验红色生活,与根据地军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近日,新四军纪念馆展出了一组营救跳伞飞行员的照片。记者看到,农舍旁,两个赤膊的美国飞行员拉着降落伞奔跑,鼓满了风的降落伞在他俩身后敞开如巨大的白色气球,围观村民们一片喝彩,这一刻患难中的温情淡化了战争的血腥。这是1944年8月20日,一架美军“空中堡垒”飞机被日寇击中,迫降在苏北日寇据点建湖建阳镇郊与我解放区交界处。盐阜区新四军及时击退了日伪军,5名飞行员被护送至新四军三师师部受到热情款待,部队为他们开欢迎会,飞行员则展开降落伞以助兴。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副师长的张爱萍,拍下了这难得的一幕。“这些都是中美共同参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珍贵记忆。”

新四军纪念馆建成后,盐城的不少耄耋老人将他们对新四军的热爱投入到搜集、整理新四军文化史料的工作中。那些从战火中走出的一件件文物将替他们把过去的故事长久地述说下去。

抗日山烈士陵园:青山处处埋忠骨

【史实1942】

1942年,日伪军发动了对淮海根据地的大“扫荡”,企图消灭我新四军主力。淮北抗日军民坚壁清野、破坏交通,主力部队从外围分路合击,终于粉碎了日伪的大“扫荡”。

本报记者程长春发自赣榆县班庄镇的报道——

苏鲁交界处的赣榆抗日山,海拔只有173米,却是“中国抗日第一山”, 从军区首长到机枪射手;从强渡金沙江的英雄,到火烧阳明堡机场的壮士,这里1634座烈士墓,安葬着1800多位烈士忠骨,塔碑上刻着3576位烈士英名。这里是当地人心中的圣地。

山顶下第七坡段是建于1942年的抗日烈士纪念堂,精美的仿延安窑洞式建筑,表达了当时军民远离延安心向党的情怀。纪念堂有26位将帅的碑刻,刘少奇、罗荣桓、陈毅、肖华、陈士榘等,他们都曾在这里战斗过。陵园管理处副主任陈亮说:“他们如果健在,何尝不是将军?”

抗日山主峰,高高的抗日烈士塔顶,雕塑着一位八路军战士,手持长枪高举红旗。这座塔是1941-1942年,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和滨海军区广大军民修建而成。“抗日烈士纪念塔”是八路军老战士、著名书法家武中奇书写,当时没有斗笔,武中奇用苘麻扎成把子蘸上墨水直接书写在碑石上。

烈士陵园的第六坡段,还有一座滨海军区抗日烈士纪念塔,塔的形状像一门山炮,塔上铭刻着1942-1943年间牺牲的900多位烈士英名。而附录在烈士英名下的“一年来战绩”,向后人展示了滨海军区频繁的战斗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有力打击:大小战斗1128次,击毙日军689名,击毙伪军6351名。日伪的大“扫荡”只会令抗日军民更加顽强。

1941-1944年间,抗日军民一边打仗一边修建烈士陵园安葬烈士忠骨,抗战最激烈时,山下不远的地方就是前线,战士牺牲后随即便被送到山上掩埋。

如今的抗日山烈士陵园,绿树环绕,花草成簇,自山脚至山顶,陵园由东西墓园及碑、堂、亭、塔8个段落组成。一条石阶沿坡而上,把8个段落串连成一个博大而精致的建筑群落。青石凿成的石阶,粗砺坚韧,质朴厚重。沿阶而上,每到一处平台,都有一两个公墓,细细解读,都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