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共产党读本》连载

九、建立单一制多民族国家

谢春涛 主编

2014年09月15日15:2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大一统的中华传统

在谈论中国的传统文化时,不可避免地要触到华夏文明独特的一种思维,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理念,这种理念是如此地根植于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以至于在这个东方古国几千年中尽管时常有事实上的分裂与内争,没有人试图去怀疑这种必然的走势。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思想是难以为人所理解的,但它确实存在,而且还在中国文明这个文化体系中处于一种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就是“大一统”思想。

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指出:从历史记载来看,秦以前,华夏族称它的祖国为中国,中国是华夏各国的总称;秦以后,中国扩大为当时境内各族所共称的祖国。所以,中国这一名词的含义就是祖国,朝代则是统治阶级在各个不同时期所建立的国家称号。中国为各族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所共有,朝代有兴有亡,一个代替一个,中国本身总是存在着并且发展着。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延续中,尽管战乱和纷争从未停息,但却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深厚的文化传统积淀中形成的追求统一的共同心愿以及由此所造就的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大一统”,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政治文化遗产。

“大一统”是聚地理、政治、文化等内容为一体的集合概念,是儒家传统政治理想的综合体现。“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诗句之所以被孔子编入《诗经》,更多地蕴涵着他对周代社会状态及其礼仪的坚守与向往。而孟子在回答梁襄王“天下恶乎定”的提问时,很干脆地回答“定于一”。后来的董仲舒则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唐代学者颜师古进而解释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由此序列,“大一统”便成为儒家文化发展中最为凸显并占据要位的思想理念。在对“大一统”的诸种阐释中,最为精到而具有全面特点的当属《管子》,它将“大一统”内涵的丰富多样性做了全方位的解释与发挥。它既强调了“天子出令于天下”的政治要求,又表达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地域涵盖,还体现着“以遂德之行,结诸侯之亲;以奸佞之罪,刑天下之心”的道德共治愿望,更表达着 “攻逆乱之国,赏有功之劳,封贤圣之德,明一人之行,而百姓定矣”的社会理想。事实上,“大一统”既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又是中华政治传统中最为悠久而持存的重点内容。这种强烈的“统一”意识尤其在“正统”观念上体现充分。所谓“正统”即“王者大一统”。如欧阳修所言:“夫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斯正统矣。尧、舜、夏、商、周、秦、汉、唐是也。虽始不得正统,卒能合天下于一。”如此等等,“大一统”就以其丰富之含义,成为统治者和文人志士的共同理想,更在以后的历史延续中,逐步占据民族文化的核心位置,逐渐根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让华夏土地上越来越多的不同民族的人们相信:国家统一,则各族共享太平、安居乐业;国家动乱、山河破碎,则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的政治精英和知识精英皆以一统“天下”为己任,在分治争乱中谋求统一华夏,在统一中谋求国家安定。

“大一统”涵盖了中华大地上的不同区域和不同民族,从一开始就有了辽阔疆域各民族大家庭的意蕴。虽然“大一统”概念最先由儒家提出,但它却并不只是专指中原或某一地区的一统,而是囊括了华夏中国的广袤区域和众多民族,且随着历史的推移在不断地扩展和延伸。这也是用“中华民族”来指称中国的民族的历史渊源。孔子在《春秋》中就提出过:“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这即是说,中华文明并无种族壁垒,非华夏族人只要接受中华文明,就能成其为一部分。故而孔子就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充分体现了孔子华夏文明思想的巨大包容性。对此,孟子则进一步解释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距也千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就中国历史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却是华夷融合的最重要时期之一,它突破了以中原汉民族为中心的狭隘观念,使各民族共同获得了中华一体观念,也使大一统观念得到空前扩展,得到广泛认同。

直到今天,“大一统”思想依然在每个华人的内心深处中延续,并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而逐渐彰显出来,对香港、澳门回归的欣悦及对台湾重回怀抱的期盼,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2011年9月1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所做的《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重要讲话中,深刻论述了“大一统”思想。他指出:“历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春秋时期,孔子修订《春秋》,包含‘大一统’思想。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已成为当时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主流。基于这种认识,各族人民都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而且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

可以说,了解“大一统”的中华传统,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历史和现实的一把重要钥匙。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