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共产党读本》连载

二十四、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谢春涛 主编

2014年09月15日16:4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创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空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中共的工作重心开始向经济建设转移,这样就要求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这一时期,苏联由于不断向外扩张,战线过长,特别是陷入阿富汗战争后,内外矛盾加深,国力下降。美国自从越南“脱身”后,国内外处境有所改善。美苏争霸态势转入均衡、僵持阶段。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显现。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了分析,毅然决定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两个重要转变”:第一,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从而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改变了“一条线”战略,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坚定地站在和平力量一边。邓小平指出:“这是两个重要的转变,只有坚持这样的判断和这样的政策,我们就能放胆一心一意地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他强调,“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他还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搞好改革和开放,在国内要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在国际上需要一个和平环境,根据这个情况提出了我们的对外政策。那就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引下,我国坚持独立自主,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也不支持它们一方反对另一方。对于所有国际事务都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这就可以消除多年来积累下来的问题。这一“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观点,是我国争取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的新思路。我国提出“和平相待、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全面解决”的原则,与印度耐心谈判,维持了边界的和平与安宁。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对我国同邻国之间存在的争议问题,应该着眼于维护和平稳定的大局,通过友好协商谈判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可以暂时搁置,求同存异。正是坚持这一原则,我国妥善处理了与邻国之间的某些争议。目前,中菲之间因黄岩岛问题剑拔弩张,中日之间也因钓鱼岛问题针锋相对。这里就涉及领土主权问题,坚决不能损害中国核心利益成为外交工作的底线。

改善和发展与大国的关系,是为我国争取长期稳定的和平国际环境的关键。在毛泽东做出乒乓外交的智慧之举后,中日建交,中美关系有所进步并于1979年正式建交。虽然中美间还存在一些摩擦,但总体保持了平稳发展,这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美国。邓小平在1989年会见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时,提出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八字方针,中苏关系迅速改善。1991年,中国与俄罗斯联邦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建交。1994年中俄双方签署了关于互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互不将战略核武器瞄准对方的联合声明;1996年4月,中俄双方宣布建立“平等信任的、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随后的中俄关系也一直保持了友好。中国同欧盟各国关系也保持了合作。

积极发展和加强同第三世界即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展南南合作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顺利举办,40多个非洲国家元首齐聚北京,共商合作大事,达成多项共识。中阿论坛、中国-东盟论坛也看到了中国的自信和成熟。近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结交了许多“全天候的朋友”。截至2010年6月,我国已同171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方面交流与合作。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原则,讲话算数。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为推动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重大地区冲突的解决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还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的国际组织,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国际人权领域,我们主张对话,反对对抗。针对西方国家提出的错误论调,我国给予有力回击。

2008年12月26日,按照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经中国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中国海军首次派出舰艇编队从海南三亚军港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军队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引起国内外高度关注。

中国30多年来飞速发展,由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到了舞台中心,发生的事情往往影响世界,世界发生的事情有的时候对中国有助力,有的时候对中国有阻力。追求一个比较好的国际环境,有必要向世界说明中国,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大多数外国人没到过中国,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无外乎通过外国媒体,而这些报道有相当偏差,这种偏差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有意的,所以要想让世界认识真正的中国,要多靠我们主动对外表达,这点是很重要的。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对外宣传,建立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化、拍摄国家形象展示片、积极参加国际书展,《孙子兵法》《中国读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于丹读论语》《狼图腾》等一批优秀图书受到国外读者的喜爱。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晶、谢磊)
相关专题
· 图书连载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