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邓小平和习仲勋在广东改革开放前后

宋毅军

2014年09月30日10:03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共中央高度评价:

习仲勋率先向党中央提出“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赞同”

1980年11月,中央决定调习仲勋回北京,这是从党和国家的大局考虑的。次年3月,他参加中央书记处工作。不久,中国共产党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会议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二是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胡耀邦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就在此次会上,习仲勋被补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此后,他协助胡耀邦处理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以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革命家的魄力,驾轻就熟,卓有成效,受到了新老干部的称赞。

1982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次大会上,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划时代的命题,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习仲勋在这次会上当选中央委员,在随后举行的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协助胡启立负责中央书记处常务工作。不久,9月30日,胡耀邦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明确了书记处的分工,习仲勋除协助胡启立工作外,负责联系干部工作,负责统一战线以及民族、宗教方面的动态和方针政策的研究工作。在此后的时间里,他与胡启立一起协助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处理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启立后来回忆说: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高瞻远瞩;耀邦等同志全力推进;仲勋同志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是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推动者。”耀邦同志对仲勋同志非常信任,把许多大事情交给他办理。当时为了方便领导,中央书记处成立了临时领导小组,胡耀邦任组长,习仲勋任副组长,许多日常工作都是由习仲勋来处理的。

1987年2月,习仲勋又踏上了广东这方改革开放的热土,他格外激动。他说:“党中央为广东开放、搞活经济制定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产生了这样大的威力,使广东发生了这样历史性的、巨大的变化,变得出乎意料的好,真使人感慨万千。这都是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的那样,实践证明我们的开放、改革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我可以作为历史变化的见证人。”习仲勋还高兴地说:我离京前曾向中央报告,这次去广东的目的是一看二听三了解。到深圳看了后,我又加了一条“四学习”。因为这里的确有许多新事物、新经验值得学习,是过去想都没有想到的。办经济特区这个试验是成功的,其“窗口”作用将会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实践证明,党中央和小平同志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中共中央对习仲勋在广东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他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拥护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全力平反冤假错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各项政策,增强了团结,稳定了局势。他团结省委“一班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率先向党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形势,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赞同。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习仲勋同志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胆略,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副巡视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