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邓小平与成渝铁路的修建

艾新全

2014年11月14日09:2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西南是交通第一”

1952年6月7日,邓小平主持召开西南军政委员会举行的第73次行政会议,听取了西南铁路工程局兼局长赵健民关于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的报告后,通过成立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筹备委员会,熊克武为主任委员,刘文辉、李达、蔡树藩为副主任,赵健民兼秘书长。邓小平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成渝铁路通车是一件大事,不但是西南,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件大事,热闹一下还是需要的。”“西南是交通第一,有了铁路就好办事。”

1952年7月1日,成都和重庆两市同时举行了庆祝成渝铁路通车典礼。贺龙司令员和铁道部滕代远部长分别在成都、重庆主持盛大的通车剪彩仪式。上午10时,两列装饰一新、满载筑路工人、各界代表和少先队员的客车分别从成都和重庆两站开出。邓小平本人出席了在重庆举行的通车庆典,他还邀请了许多四川耆宿,如熊克武、但懋辛、刘文辉等人参加。请他们亲眼目睹共产党人为实现四川人民近半个世纪的愿望的办事效率。在庆典上,邓小平拿起如椽的大笔,挥毫题词:“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题词以后,坐在主席台上的邓小平神采奕奕,目光炯炯,他看着山城的山今天格外的青,山城的水今天格外的秀,重重叠叠的楼房瓦舍,从山脚镶嵌到山顶,美丽壮观。这时,庆祝成渝铁路的联欢会开始了。修建成渝铁路的解放军指战员、筑路民工和参加联欢会的山城人民群众一道,都放开了歌喉,尽情地歌唱。歌声犹如长江水一样奔腾,倾吐他们诉不尽的兴奋;歌声震荡在长江两岸,盖过了江水声,响彻云霄,腾空向远方飞去。

从这一天起,成都到重庆的距离缩短了,四川乃至西南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将要发生巨大变化。照沿线人民的话说:这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开始为人民服务了。这条铁路带给西南人民的幸福是不可能用数字计算的。永川的大米用火车运到重庆,运价只合从前的四分之一。永川的煤用火车运到成都,每吨煤价由过去的80万元(旧币)降到25万元左右。内江糖到重庆,运价也减少了三分之二。成都的工商业者认为,成都铁路通车后,有1200多种过去不能外运的西南特产,可以大量运往华东、华北和中原。他们说:用火车从成都运大麻到重庆,运价只等于汽车费用的百分之六点一,等于木船运价的百分之十八点六。而且火车运输的速度,比汽车、木船都快好多倍。特产品能够大量外销,工业品价格逐步下降,特种作物区所需要的粮食能够及时得到供应,这就给沿线人民打开了发展生产的大门。沿线人民对于成渝铁路带来的幸福生活,怀着无限的感激。

当时,有一首《四唱成渝铁路》的歌唱遍了巴山蜀水,歌中唱到:

一唱那成渝路,有话说从头,四十年来说修路,派款又拉夫,刮尽了人民的血汗钱,只见他们盖洋楼,‘成渝路’不是‘成渝路’,是反动政府的摇钱树,人民的愿望付流水,成渝路变成了人民的血泪仇。

二唱那成渝路,人民喜心头,西南解放才半年整,修路就动了工,人民政府的好领导,坚决要把路修通。十万军工和民工,风里雨里不休停,为人民自己来修路,一个个争取立功当呀当英雄。

三唱那成渝路,困难万万千,建设祖国的意志坚,不怕一切困难。人民的力量钢铁一般,劳动创造新西南。河上架起了千洞桥,铁手劈开了万重山,英雄的事迹到处传,大西南(的)生产建设有了重要开端。

四唱那成渝路,通车到成都,四十年希望实现了,鞭炮响连天。城乡交流有保证,工业更要大发展。火车头冒着烟,带着幸福直向前,男女老少齐欢唱,永远跟着共产党,幸福万万年。

邓小平听着歌声,那是雄浑激越、亢奋高昂、深沉悠远的歌声,那是时代捧给历史的动人诗章———巴蜀人民近半个世纪的美梦,终于成真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