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介甫
为邓中夏当联络员
“马日事变”时,朱仲丽随父母到武汉,大革命失败后,全家又来到上海。父母和哥嫂在上海以经营酒楼为名,做党的地下工作。另一个哥哥在苏区任红军兵工厂厂长,当时朱仲丽15岁,就协助父亲做地下工作。
1932年,她考入上海同德医学院,爸爸鼓励她,你要好好学习,将来到根据地为红军当医生。然而上大学的喜悦尚未消失,爸爸就因病离她而去。解放后徐特立老人专门为朱先生题写了碑名“浩气长存”。在她最悲痛的时候,她的姐姐和姐夫红军将领肖劲光从苏联秘密回国,给他们这个家庭又带来了新的生机。肖劲光到中央苏区后,朱仲丽帮助姐姐带孩子。当时在上海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互济会主任是我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邓中夏,他安排朱仲丽的姐姐做救济总会的翻译,负责把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文件由中文译成英文。从此她和姐姐开始了新的战斗。
姐姐翻译的材料由邓中夏的爱人李瑛负责取送,朱仲丽以大学生的公开身份掩护姐姐做党的地下工作。当时上海形势已经恶劣,由于有一份材料急需翻译,李瑛送材料时,被特务跟踪。当时李瑛不仅来送文件,而且还要代表党组织给朱仲丽送来一个重要的信函,经党组织和邓中夏同志批准,发展朱仲丽为列宁主义小组成员。
在她们接头时,敌人破门而入,把李瑛、朱仲丽和她的姐姐一起抓走,当时朱仲丽才17岁,但经受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当敌人审问她时,她很勇敢,就是不承认姐姐和李瑛是地下党。就是不告诉敌人姐夫肖劲光到哪里去了。敌人威胁她:你如果不说就枪毙你,但她也没有屈服。由于叛徒的出卖,她的姐姐和李瑛被敌人判刑。朱仲丽由于不满18岁,在地下党的营救,在我们党的亲密朋友、著名律师史良的帮助下,被无罪释放。
经历监狱的一课,使朱仲丽经受了革命斗争的磨炼。
![]() | ![]() |
相关专题 |
· 期刊选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