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萧克将军谈红四军“七大”【2】

瞿定国

2015年05月05日15:56   

(一)对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以及当时实行的若干政策、制度问题的争论

“七大”决议在“过去工作的检阅”标题下,把这方面的争论,归纳为12个问题,并作了明确回答。主要是:

关于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七大”决议对建立罗霄山脉中段政权予以充分肯定。指出:“自湘南红军退到边界来,需要一个时期的割据,以整理红军,保持红军武装,发展边界党及群众的组织,扩大地方赤卫队,这是十分对的,很正确的。”但是,“八月失败”以后的边界割据是一种“单纯的军事割据”,“含有保守主义的错误”。

关于红四军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和行动方针问题。“七大”决议指出:1928年5月送三十、三十三团回湘南是对的,但军委对湘南敌情估计不足,太无准备计划,是不对的;同年7月,二十八、二十九团回湘南则是顺从农民意识的回家观念,避免边界斗争的逃跑主义,是不对的;1929年1月,红四军为了应付两省敌人“会剿”,出兵赣南游击,是对的;同年5月,红四军前委对主观情形未曾有很好的估量,决定一年内夺取江西全省,是不对的。

关于边界建设问题。“七大”决议指出:在政权形式上,井冈山时期,有一部分是强迫性质,不顾群众的需要,是不对的。下山以后采取公开与秘密两种形式,合于群众的需要,是对的;在经济政策上边界有个时期采取极端没收,含有军事共产的意味,实出于不得已,以后逐渐改正,是对的;在地方武装建设上,地方武装与红军武装应同样扩大。

关于若干制度问题。对于红四军建设中的军需制度、边界时期的行动委员会制度、宣传兵制度、士兵委员会制度,“七大”决议作了具体分析。如指出宣传兵制度是红军非单纯打仗的工具的特征之一,认为宣传兵是“吃闲饭(吃冤枉)的闲杂人”的偏见,非常不对。又如,指出红军成立士委会,使士兵群众参加军队管理,维持红军纪律,实行士兵政治教育,这个制度是绝对正确的。

(二)对前委之下设不设军委和由此涉及的若干组织原则问题的争论

“七大”决议一方面认为把要求成立军委看成是“分权式”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又指出,在当时的情况下,“前委之下又设一个军委实系重叠机关”。

围绕军委问题而涉及到的若干组织原则问题的争论,以及对过去红四军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如何估价,“七大”决议也提出了结论性看法。

关于“党管一切”的问题。“七大”决议认为这是一个工作口号,在红四军党内极为深入,与党的组织原则并不冲突,所以这个口号是对的,但文字太简单,易引起不正确的解释,今后不要再引用。

关于红四军党内有无“家长制”红四军“七大”旧址——龙岩公民小学52特稿XIANGCHAO2015-1和“书记专政”的问题。“七大”决议认为,红四军党内存在着只有机械式的服从而无活泼的党的生活,将一切工作推到书记一人身上,形成家长制度的倾向,但指出,“提出书记专政口号完全系对毛同志偏见的批评,因为毛同志以书记兼党代表、政治部主任,难免有一切事情集中于一人的现象,这是组织上人才上分配不好,不是书记专政”。

关于党有没有代替群众组织的错误。“七大”决议认为“过去四军党没有犯这个错误,只是执行工作技术上常有缺点”。关于上级党有没有代替支部工作的问题。“七大”决议认为“过去四军党能领导红军艰苦奋斗,大半由于连支部起作用,说上级党包办支部工作完全不是事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