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长留肝胆照青史——卢志英【3】

俞华泰

2015年07月16日07: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39年底,沦陷后的上海虹口地区充斥着日本侵略军机关。在提篮桥监狱斜对面的长阳路226弄里,一位风度翩翩的儒雅商人,在这一般商人不敢问津之处开起沪丰面包厂。这位商人正是卢志英,此时化名周育生。

原来,抗日战争爆发后,卢志英于1937年底奉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之命,到苏、锡、澄地区和阳澄湖畔发动群众,组织抗日力量,并联络国民党的武装和地方实力派,抗击日军。随着抗日斗争的日益艰险复杂,卢志英被调回上海,重点搜集日军情报。

卢志英以经商为名,与日军驻吴淞海军司令保岛交“朋友”。俨然半个“中国通”的保岛赏识卢志英的才华,特批卢志英在此开设沪丰面包厂,并配给他4000包面粉,以生产、供应租界内杨树浦一带三四千名国际难民的面包。在这日军的大本营地区,卢志英自任厂长,并在厂里安插了4名年轻的地下党员。他们利用工作之机,密切注意日军动向,搜集日军情报。

卢志英还在大世界附近开设了大中华咖啡馆,建立了上海唐拾义药厂、百中堂药厂,在西藏路144号开办金龙三轮车制造厂。通过这些秘密联络站,卢志英将军事情报不断地送给新四军。

当联络站安然运转时,卢志英于翌年秋天悄悄地辗转至苏北泰县。他化名周志堃,出任苏北联合抗日部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这支部队是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授意建立的。卢志英以丰富的军事知识和经验,领导敌后游击作战,给日伪军以有力打击。陈毅曾对他说:“周副司令,我一直以为你是情报专家,原来打仗也打得很好啊!”

1942年1月,在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抗日根据地军民实行封锁,根据地军需物资供应遇到极大困难时,在日军横行的上海,西装革履、阔绰慷慨的大商贾周育生又出现了。

根据新四军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刘少奇的亲自派遣,卢志英重返上海,开展情报和采购军需物资等工作,并建立地下交通线。他以在外经商失利、回沪重操旧业为名,恢复了与日军驻吴淞海军司令保岛的联系,并千方百计和日、伪军警特务拉关系、交“朋友”,用他们作掩护,秘密给抗日根据地输送大批物资。粟裕三次过长江,卢志英两次为其提供日伪军情报,并运送军需物资,其中包括制作小口径迫击炮的无缝钢管。

日本宣布投降后,卢志英向保岛公开了他共产党员的身份,保岛惊诧之余,为给自己留条生路,把所藏武器和军用物资都交给卢志英,卢志英将能装运的物资都运往苏北抗日根据地。

张育民作为“阔太太”,一直掩护着卢志英工作。他们回到家里,生活极其简朴,卢志英的内衣裤都是她用面口袋缝制的。吃几粒花生米,就是卢志英的“享受”。他将所有经费都攒起来,用来购买武器军械、医疗用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