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如何正确认识抗日战争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3】

——专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张宏志

记者:樊宪雷杜栋

2015年08月10日14:54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能够在敌后生存和发展?

记者:抗战中为什么只有共产党军队能够在敌人后方落脚生根呢?其中的秘密是什么?

张宏志:秘密就在于共产党奉行的是一条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要发动群众不是仅靠宣传鼓动,也不能仅仅诉诸于民族大义,除了要以自身坚决的抗日行动取信于民外,最根本的是要服务群众,为人民谋利益,把争取民族解放与争取人民解放有机结合起来。

在敌寇疯狂入侵、军队节节败退、政府弃地南逃、土匪会门蜂起、人民惶惶无依的危难时刻,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逆势北上、恢复秩序、保护群众、安定民心,使人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从而迅速赢得人民拥护。在建立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合理负担、减租减息等一系列改革,减轻了人民身负的封建压迫,发展了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更是使久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压迫下的中国人民首次尝到当家作主的滋味,这一切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抗日救国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既有了抗战之心,也有了抗战之力,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和自身解放的热潮。当时,在各个抗日根据地都出现了“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而处于残酷战争环境中的游击区,人民群众更是男女老幼齐上阵,直接地无保留地投身于抗日斗争之中,并以其极大的热情和智慧创造出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水上游击战等无穷无尽的战法战例。游击战争能够超越山地的限制,发展为战略性规模,靠的就是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这在当时被称作是建立“人山”,也就是人民力量之山。正是这种来自亿万人民的支持,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政权的坚强后盾,使共产党的力量在敌后落地生根,越“抗”越大。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恰好反映了这段历史,这就是传唱至今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中所说的“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就是时代亲历者对这段历史的真切描述,生动地阐释了必须把坚持抗战与服务人民紧密结合起来的道理。

反观国民党方面,囿于其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惧怕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力量,以统一军令政令为名,行维护专制独裁统治之实,因此不可能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全面抗战,只能实行一条单纯依靠政府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只会单方面向人民索取,要求人民无限制作出牺牲,而不能满足人民最基本的需要。正是由于心目中没有人民,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才会以军事需要为由,作出黄河决堤、长沙焚城这样漠视人民生命财产的决定,国民党政府才会在大后方施行“抓壮丁”这样的兵役弊政。这样的军队和政权,一旦到了敌后,失去了统治地位,除了与民争食,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任何服务,抗敌不足,扰民有余,最终只有失败一途。其结局不是逃跑就是溃散,甚至投敌充当伪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