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林海寻英——还原真实的杨子荣

米艾尼

2015年11月17日08:13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林海寻英

杨子荣纪念馆里陈列的杨子荣使用过的枪支、水壶等。

杨子荣乔装成土匪进山捉“座山雕”时穿戴的棉袄和帽子。

珍贵的合影(后排右一为王学俭,后排左三为杨子荣)

英雄杨子荣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童祥苓扮演的杨子荣。

2014年上映的影片《智取威虎山》中,张涵予扮演的杨子荣。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句中国最著名的黑话,因传奇英雄杨子荣而为几代人所熟稔。

从1956年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60年的同名电影,到“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岁末3D大片《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的艺术形象跨越近60年,常演常新。

杨子荣确有其人。小说《林海雪原》开篇第一句,作者曲波写道:“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在小说中,曲波沿用了英雄的本名,杨子荣在剿匪胜利后担任了团侦察参谋,踏上新的征程。而真实的杨子荣,在生擒“座山雕”之后不久,牺牲于一次规模不大的剿匪战斗。

英雄血洒林海雪原,留下了一段不断演绎的传奇。艺术形象背后,杨子荣的真实身份却要在他牺牲27年之后才被人们完整还原。

身世之谜

在黑龙江省海林市杨子荣烈士陵园,展馆大厅里陈列着一张杨子荣的单人照片。

在电影中,无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林海雪原》,还是去年的商业大片《智取威虎山》,杨子荣都是络腮胡子的粗豪形象,亦正亦邪,带着几分匪气,非常符合打入座山雕老巢所需要的土匪扮相。而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没有胡子,一身英武正气。

看到杨子荣的真实照片就会发现,他本人与这些艺术形象相去甚远。

照片中,杨子荣两撇小黑胡,高鼻梁、高颧骨,面色黝黑,身材特别瘦削。他头戴军帽,身穿四个口袋的军装,一朵大红花挂在左胸前。

照片非常模糊,很多细节已经看不清楚。展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张单人照片实际上出自一张合影,拍摄于1946年8月1日,杨子荣所在的牡丹江军区二团纪念“八一”模范大会。

两个月后,牡丹江军区二团又举行了一次英模表彰大会。英模之一的杨子荣与战友又拍了张合影。这张照片上共十六人,杨子荣站在后排左数第三个位置上,白衬衣扎在腰里,很是干练。

这张合影人数不多,只是照片很小,单独裁剪杨子荣的头像已经无法翻拍放大,但是他的面容清晰可辨。正是这张照片,让杨子荣的真实身份得以确认。

这张照片的主人,就是合影时站在后排右数第一个的王学俭。

王学俭今年已经91岁高龄,对那段岁月保留着清晰的记忆。他向记者回忆道:“那天是1946年10月1日,二团在海林召开的战斗英模大会。海林照相馆给11位英模照了合影。”

当时,王学俭是牡丹江军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他和另外一位记者王希良一起去采访英模大会,为军区的《建军报》供稿。采访结束后,参加会议的工作人员也跟英模一起合照,于是他和杨子荣同时出现在照片里。

一直到1974年,王学俭早已转业到地方工作,辗转听说老战友曲波在到处寻找杨子荣的照片,他翻找自己的照片,竟然真的找到了这张合影。不过,王学俭当时采访的并不是杨子荣,他和杨子荣也只是一面之缘。二十多年过去,他也认不出究竟哪个是杨子荣了。

王学俭把照片拿给曲波。合影不大,曲波需要拿着放大镜逐一分辨。

“是他,后排左数第三个就是他!”曲波忽然激动地叫起来。

此时,距离杨子荣牺牲已经有27年之久,他的真容终于为人所知。

27年中,“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大名通过小说、电影、京剧红遍大江南北。然而,去除艺术上的那些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加工,卸去舞台上的那道主次分明的聚光灯,现实中的杨子荣却始终是一团迷雾。

这也难怪。在剿匪作战中屡建奇功的杨子荣,从参军到牺牲满打满算不过一年半。和他熟悉的战友本就不算多,他们了解的也只是共同的战斗生活。杨子荣甚至没有来得及向战友们介绍自己的详细身世。即便是在《林海雪原》中最早写出杨子荣形象的曲波,也仅仅知道杨子荣是胶东人而已。

杨子荣牺牲后葬于牺牲地黑龙江省海林市。他在海林留下一段英雄传奇,却也留下了自己的身世之谜。上世纪六十年代,海林市重修杨子荣墓,却查不到杨子荣的生年、籍贯,连墓碑都没法刻。从那时起,海林民政、史志等部门就不断查找杨子荣的身世,但所获寥寥。

近几年,重拍经典的电视剧《林海雪原》和电影《智取威虎山》接连上映,又掀起了“杨子荣热”。一个周恩来总理下令查找杨子荣身世资料的故事被反复讲述。

据说,1969年某日晚,为接待来访的美国民间艺术团,中南海礼堂上演样板戏《智取威虎山》。

落幕后,与周恩来一起看戏的美国客人非常激动,对周恩来说:杨子荣就像西方的英雄佐罗,希望能拜访一下杨子荣本人。

杨子荣已经牺牲二十多年,自然无法见到。但杨子荣真实资料的匮乏却让周恩来深受触动,他马上委托总参、总政、民政部等部门,一定要找到杨子荣的家乡地址和家中亲人。

这段故事被不少媒体报道过,细节描述绘声绘色,但细看之下却很难取信: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在这之前访华的美国团体是美国乒乓球队,即1971年著名的“乒乓外交”。1969年若是有美国民间艺术团来华且得到高规格接待,恐怕“乒乓外交”要改写了。

海林市党史办研究员邹延林研究杨子荣几十年,他对记者说:“虽然很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但至今没有任何资料能够佐证。”

这段故事更像是一段演绎。不过,邹延林听杨子荣所在部队牡丹江军区的老领导谈起,周总理生前很重视这件事,认为杨子荣的事迹有代表性,要搞清楚他的身世,找到他的亲人。

邹延林介绍,1968年,海林有关部门在北京举行了一次“杨子荣事迹和籍贯调查专题会议”,邀请了民政部、济南军区等单位。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有了军队和国家、地方民政部门的多方参与,杨子荣身世的查访很快有了收获。

在“杨子荣是胶东人”这个线索下,济南军区、山东省军区、杨子荣生前所在部队和海林县民政部门组成调查组,奔赴胶东。

胶东是一个模糊的地理概念,能涵盖半个山东半岛,在这里查找杨子荣就是大海捞针。调查组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确定以荣成、牟平、海阳、文登为重点,把杨子荣的家庭情况、入伍时间、参军背景及外貌特征等打印成文,发往四县的50多个公社,请当地民政部门协助查找。

线索很快反馈回来,却是海量的信息,而且压根儿就没有一个叫“杨子荣”的人。

反复核对、考证,与杨子荣特征和存世信息最相符的线索,指向了牟平县城关公社(今宁海镇)嵎岬河村一个叫杨宗贵的人。

通过战友的回忆和档案资料的记载,杨宗贵与杨子荣的诸多细节都能够匹配,但仍没有直接证据能够将这两个名字统一到杨子荣身上。调查组也不敢妄下结论,只是给出了初步调查结果。

证明杨宗贵就是杨子荣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照片,可是这两个人都没有。直到1974年,王学俭保存的那张合影被发现。

牟平县民政局局长带着杨子荣的照片到嵎岬河村,将其混杂在另外三个人的照片中请村里干部、乡亲辨认。他们指着同一张照片异口同声地叫起来:“这不就是俺们村的杨宗贵嘛!”

四张照片又摆在当时已是70岁高龄的杨子荣之兄杨宗富面前,让他辨认。他立刻抽出了杨子荣的照片,泪流满面。

英雄的身世之谜终于揭开了。

“伙头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牟平县入伍军人登记表里,杨宗贵的记载是1945年9月参军,入伍时28岁。

在战争的特殊年代,由于战事的需要,加之化装剿匪工作的特殊性和隐蔽性,参军后的杨宗贵改名杨子荣,没有给家人写过信。很多年里,家乡的人也不知道他的下落。

倒是1947年时,一个从东北回来的同乡揭发,在牡丹江车站见到过杨宗贵,流里流气,貌如土匪。嵎岬河村为此把杨宗贵视为逃兵和土匪嫌犯,一度取消了杨家的军属待遇,杨家人在村子里还受到歧视。

这位同乡也许真的在牡丹江车站看到过杨宗贵,殊不知杨宗贵的土匪扮相只是伪装,效果太过逼真,骗了土匪,也骗了不明就里的同乡。幸而牟平县委调查后,认为杨宗贵当土匪查无实据,很快又恢复了其家属的军属待遇。

新中国成立后,杨宗贵仍是杳无音信。他先是被列为失踪军人,到1958年,民政部门认定他为“为革命牺牲军人”,给予家属烈属待遇。

直到1974年,杨家人做了十几年的烈属后,才终于得到了杨宗贵牺牲的消息。对此,杨家人早有思想准备,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从嵎岬河村走出的杨宗贵,就是鼎鼎大名的侦察英雄杨子荣。

嵎岬河村距离牟平城有6公里,是个丘陵起伏的山村,十分贫困。1917年1月28日,杨子荣就出生在这里。父亲杨世恩是个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杨子荣有一个兄弟和三个姐妹。

像那个年代很多贫苦无依的山东人一样,闯关东是杨子荣一家谋生的出路。杨子荣30岁的短暂生命里,有一半时间是在东北度过,所以他对东北的生活极为熟悉,有一嘴标准的东北口音。除非他自己主动说起,外人根本无从知晓他是胶东人。

4岁时,杨子荣就跟着父母第一次闯关东到了辽宁安东。父亲当泥瓦匠,母亲捡破烂,带着五个孩子难求温饱。最后,一家人只能分开求生。杨子荣的父亲和姐姐留在安东,母亲拉扯着另外几个回家务农。

1931年,杨子荣14岁,再次来到安东寻找父亲与姐姐。偏赶上“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东北。动荡乱世,杨子荣孤身一人在东北各地闯荡。他当过码头搬运工、背纤的船工、给大户人家护过院、当过矿工……年轻的杨子荣身无长物,也没什么一技之长,从事的大多是苦力劳动。而这些底层行业,多受控制于江湖帮派,或者与土匪黑道多有勾连。耳濡目染之下,杨子荣对黑帮、土匪的黑话、行规乃至思维模式都非常熟悉。日后他成为侦察兵,化装成土匪神形兼备,能用黑话与土匪长篇对答,显然是这段时间的人生经历打下的基础。

1943年,在鞍山矿区当矿工的杨宗贵因为与日伪监工发生冲突,把监工打了一顿后逃回了山东老家。不久后,他娶了邻村的一个叫许万亮的姑娘,开始了务农生活。不过,杨宗贵并不“安分”,他加入了民兵组织,参与抗日活动。牟平县的抗战史料,在记载1945年8月解放牟平城、烟台市的战斗时,曾提到杨宗贵的名字,说他“表现突出”。

抗战胜利后,杨宗贵正式入伍,加入了八路军胶东军区海军支队。这支部队其实并非海军。1944年,一群日伪统治下的青年海军学员在刘公岛发动武装起义,随后加入八路军。山东军区授予这支部队“海军支队”的独特番号。

1945年9月,海军支队在胶东牟平等地扩编征兵,补充了500名新战士,杨宗贵就是其中之一。扩编之后的海军支队很快奉命出关,挺进东北。

自此,牟平少了个杨宗贵,八路军里有了个杨子荣。名字的变化,让他的人生经历在参军前后隔断成两截。十多年后,人们还原传奇英雄杨子荣的身世,才把这两段经历连接了起来。

在家乡亲人与战友这两个不同人群的记忆中,杨子荣与杨宗贵的很多生平细节榫卯相接。其中很多对应考证的情节,也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更真实的杨子荣。

首先说相貌特征。按照曲波的描述,杨子荣中等身材,长脸,上宽下窄,蒜头鼻子,浓眉大眼,略有络腮胡子,鼻毛很长。杨宗贵的妹妹及乡亲提供的杨宗贵相貌特征与之一模一样。当时,杨子荣的胞兄杨宗富还健在,兄弟二人,面貌相似。

再说名字。同乡人韩克利和杨宗贵一起报名参军,但体检没有合格,他曾经听杨宗贵说参军报的是别的名字。另有老战友提到,杨子荣的名字是参军后改的。杨子荣的哥哥杨宗富回忆,1940年时他随杨宗贵去过黑龙江孙吴煤矿,亲见宗贵领工资时签名就是杨子荣。从小和杨宗贵要好的邻居老秦见过杨宗贵有一枚印章,刻的是“杨子荣”三个字。杨宗贵曾说,这个名字只在东北才用。

杨子荣于1945年9月参军,10月随军挺进东北。刘延爽等同批入伍的老战友记得,参军报名点是在牟平县雷神庙,当时的杨子荣身穿黑夹袄。民政部门在嵎岬河村调查得知,杨宗贵参军并没有和家里人商量,妻子许万亮得知后,先是到邻村王从村去找他,未得见,第二天又和婆婆一起到雷神庙去看他。

海军支队出关后,部队几经改编。1946年初,杨子荣已经29岁了,却是个入伍不久的新兵。部队首长觉得杨子荣“年龄不小、军龄不长”,就把他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炊事班。

在电影《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刚一出场,是一边唱戏一边给剿匪小分队做饭,“203”在一旁看着,很怀疑这个没什么军人气质的侦察英雄的能力。这个情节可以说是对杨子荣真实经历的“神还原”。

邹延林曾采访过杨子荣的同乡好友王希良。1946年牡丹江军区二团召开英模大会,就是王希良和王学俭一起采访的英模。因为与杨子荣平时较熟悉要好,他负责采访杨子荣。

王希良说,战场外的杨子荣非常有亲和力,能说书,会唱戏,也乐于给战友们表演。那时部队的业余生活很少,主要是打扑克,杨子荣热衷于此却并不擅长,输多赢少,总是被刮鼻子、弹脑瓜。他不恼也不耍赖,照样玩得开心。

总之,刚入伍时的杨子荣,看上去就是个稀松平常、嘻嘻哈哈的“伙头军”,与一般人印象中的英雄挨不上边。但是,杨子荣很快就在炊事班之外,展现了自己传奇般的本领。

推荐阅读


刘少奇外交相册:出访期间与国外领导人珍贵合影(组图)

谁的临终遗言让聂荣臻潸然泪下

盘点开国元帅原名:朱德三易其名 徐向前原名取自《易经》

中苏关系掠影: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10张珍贵合影(组图)

谁被毛泽东视为此生"真正的老师"?

从20句精彩语录读懂开国元勋习仲勋一生

毛泽东何以缺席中共六大却当选中央委员

盘点:毛泽东一生中爱读的8部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