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兼谈陈云对“一五”计划的贡献【4】

迟爱萍

2016年05月09日08: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三、“一五”计划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经济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无论毛泽东还是周恩来,对“一五”计划的评价都是一分为二的,以肯定为主。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说:从前四年执行情况看,“一五”计划根本正确。至于错误,确实有,也难免,因为我们缺少经验。总的说来,现在看不出“一五”计划有什么根本性质的错误。周恩来在会上也说:整体看“一五”计划大体正确,成绩很大。从生产指标看,今年多数指标接近五年计划指标;从基本建设看,投资超过计划数字;从预算看,财政支出超过不多。欠缺方面是,“计划不那么准确”,“我们缺乏经验和知识,是在不断地发现错误、修正错误的过程中前进的”。现在看“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些变化,有的是由于形势的变化而需要修改,有的是由于经验和知识不足而犯了错误”。(《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35、236页。)

1954年4月22日,在计划编制期间,陈云对“一五”计划的检验曾提出四条标准:一是苏联援建项目能否如期完成,二是确定的工业发展速度能否实现,三是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程度,四是市场是否稳定。(参见《陈云文集》第2卷,第498页。)按这四条标准审视“一五”计划,在建设成就方面远远超过国民党政府几十年,是成功的。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报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时,对此有过全面、具体的论述。也许因为陈云主持了“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提出检验标准,他本人无论当时还是以后,都没有综合评价过“一五”计划。他只点评过“一五”期间“我们的机械制造能力大大提高了”;“设计工作有很大成绩”,“有了一套设计的经验”;“有了一个相当大的勘察设计队伍”;以东北为工业重心的战略布局是正确的。(参见《陈云文集》第3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249、228页。)

经过历史沉淀和检验,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一五”计划作出完全肯定的评价:我国“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六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十九点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四点八。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50页。)学术界也公认,“一五”计划为中国“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1卷,第180页。);是1953年至1980年之间5个五年计划中“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与同期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非常快的”,“也是1979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效益最好的时期”(刘国光主编《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一五”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党执政初期领导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积累了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久指导意义的经验。

1956年9月16日,周恩来在中共八大报告总结“一五”计划执行情况时,提出希望全党在“二五”期间注意四个问题:一是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规定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二是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按比例地发展。三是增加后备力量,健全物资储备制度。四是正确处理经济和财政的关系。只顾建设要求,不顾财政可能,不顾设备、器材和技术力量是否能够供应,提出过高过大的拨款和投资计划是不对的。(参见《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18、219、221、222—223页。)

陈云处在经济工作领导第一线,针对“一五”计划编制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对如何进行经济建设作出规律性总结。前面已提到1954年6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的思想。针对1956年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冒进”情况,陈云1957年1月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又提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理论观点,并精辟论述了防止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五个方法:(1)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必须平衡,且略有结余。只要二者平衡,社会购买力和物资供应之间,就全部来说也会是平衡的。(2)物资要合理分配,排队使用;先保证必需的生产和消费,然后再进行必需的建设。(3)人民的购买力要有所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必须同能够供应的消费物资相适应。(4)基本建设规模和财力物力之间的平衡,不单要看当年,而且必须瞻前顾后;避免陡升陡降,造成损失。(5)我国农业对经济建设规模具有很大约束力。(参见《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3、54、55页。)李富春、薄一波在“一五”期间,也从不同角度提出过经济建设要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的观点。(参见《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02—405页;《薄一波文选》,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194页。)周恩来、李富春、薄一波关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按比例关系发展的思想,说到底,就是要实现陈云提出的“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理念。无论现代化建设发展到何种水平,建设规模都要受到国力的制约。这一真理性认识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共识,由陈云作出精辟概括。

在随后的经济建设实践中,党对“一五”期间总结出的经济科学发展理念有所背离,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不得不进行两次国民经济调整。“一五”计划后的中国经济建设实践证明,什么时候遵循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的理论就顺利,什么时候背离这一理论就受挫折。“一五”计划展开后,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又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为保障和推动工业化建设,党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这些都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在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也不应否认,由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这些决策在以后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影响逐步加重。

回望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在道路选择上中国共产党是高度自觉的。无论是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工业布局的确定,还是社会主义改造方式的选择,党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选择利于本国发展的道路,没有照搬苏联经验。但在计划经济管理及具体工程建设方面,我们的确没有经验、缺少技术力量,是在苏联帮助下完成的。陈云曾非常坦诚地说:“一五”时期“在重点项目的建设上,我们还是小学生,先生就是苏联。那时无论工厂的设计、施工、安装、试运转及事故的处理,主要是苏联包下了的”。(《陈云文选》第3卷,第107页。)苏联的援助和我们向苏联学习是“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经济在一段时期带有苏联模式痕迹的源由。党的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有突破苏联模式的论述,反映出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党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自主意识愈来愈强。

“一五”计划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就是引导全国人民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一是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创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可以说是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的开端。这一切为当代中国的进步创造了重要条件。

(作者迟爱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频道精选


毛泽东曾赞扬哪位元帅“救了党救了红军”(组图)

专访开国上将杨得志之子杨建华少将:讲好长征故事

专访著名红军将领罗炳辉之子罗新安: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奋斗

专访韩伟将军独子韩京京:“我是红34师的儿子”

重温三段穿透历史指向未来的青年观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文全、谢磊)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