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回望教科书——教科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2】

毕苑

2017年02月16日15:0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原标题:回望教科书

起步:国人自编两大品牌

第一部成体系、较为完整地表现出现代学科意识的教科书是“蒙学教科书”。

1903年由文明书局陆续发行,包括文法、经训修身、修身、中国历史、西洋历史、东洋历史、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笔算、心算、珠算、卫生、生理、天文、地文、地质、格致、化学、动物、植物、矿物、体操和毛笔习画帖等23种。

《蒙学修身教科书》中有“政治”一课,课文说:“天下无无政治之国家。然不合公理之政治,与无政治等。故同一政治,比民之多数以为可者,方著为令。”这里“政治”在词义上显然具有了现代涵义。课文还对“国民”一词着重强调,相对当时的“君臣”观念,尤为难得。

《蒙学格致教科书》还比较注重促进儿童建立科学观念。第一课“释格致”:“就天然之现象,以窥其真迹,曰观察;从器械作用之现象,以得其佐证,曰实验。合观察实验,以为物理之研究,曰格致。”把“观察”和“实验”作为自然科学的两大支柱方法,这个见解已经具有现代科学观念。

再如销售良好的《蒙学动物教科书》,其中一幅草履虫结构图,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在动物学教科书中,还能见到它作为原生动物的代表出现在插图中。动物植物教科书把传统时代排除在正规教育之外的花鸟虫鱼等知识容纳进来,介绍“细胞”“进化”等概念,改变了儿童对于人和自然界关系的认知,有助于儿童确立合理健全的知识结构,建立现代生物演进观念。

第一部严格按照清政府颁布的《癸卯学制》成书,科目更为齐全、编写更有条理、内容更为精湛的教科书是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最新教科书”。

这套书分小学用书和中学用书。我们重点介绍一位中西兼通的学问家谢洪赉。他所编《最新教科书瀛寰全志》突出体现了他的历史观念和社会思想。他认为晚清是“震旦暗晦”的时代,“群龙尽见,睡狮独酣”,中国人睁眼环顾,发现欧美世界早已“厅建独立,钟撞自由”,所以他要发愤把亚细亚洲、欧罗巴洲、亚非利加洲、南北亚美利加洲和大洋洲的地理国情一一述来,使中国学生尽早知道世界大势。他有意识地区别“社会”和“国家”,认为“社会者,人类相互之团体也”,是“与生俱来”的,“社会发达之度”决定了“世界国民进化”之迟缓;“国家者,大社会之独立而有主权者也”,有人民、有主权,“若是者谓之国家”。这种见解置于晚清思想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中尤为值得珍视。谢洪赉编纂的许多自然科学类教科书也是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观念的好教本。例如他编译的“生理学”教科书,体现出中国传统“养生”法向现代“卫生”观念的转化;“卫生”从“保养身体之理法”,而成为现代细菌病理学的概念。

“最新教科书”影响广泛,茅以升回忆他1906年的读书情况说:“我十岁时入中学,所用的各门教科书,多半是商务出版的。教科书以外的参考书和工具书,也有很多是商务出版的。”

“最新教科书”在当时还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的“中华教育会”的机关报——《中国报道》在1904年报道了“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文章认为这些教科书“将非常有助于新教育改革,而这新教育变革对中国的学校又将起到革命性作用。”在1907年的一个报道中,它认为商务印书馆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的儿童从传统经典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进入到充满趣味与知识的新的文学作品中”,是“过去几年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