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阻擊戰:不可磨滅的經典戰例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在遼沈大地進行了系列防御作戰。其中,塔山阻擊戰是遼沈戰役中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同時也是最為殘酷的一場陣地防御戰,成為戰史中不可磨滅的經典戰例。 無塔無山的必爭之地 塔山是塔山堡的簡稱,通往錦州的要塞道路穿村而過,地理位置至關重要,而實際上的塔…【詳細】
“這一仗打得很過癮” 開欄的話 再生動的描述——“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再精確的數字——大橋全長944.2米,似乎都難以概括站在遼寧丹東鴨綠江斷橋舉目望向對岸時,目之所及對於“國界”最直觀的認知。 從鴨綠江斷橋再沿江北上20多公裡,支流的江面最窄處僅五六米,當年也只是一個小水溝,被形象地稱為“一步跨”,寓…【詳細】
寬甸滿族自治縣雙山子鎮 建立“四平鄉政府”發動群眾抗日 核心提示 在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雙山子鎮四平村羊洞山上,有一處極為隱蔽的天然岩洞。1935年1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抗聯前身)在四平村組織群眾成立了“四平鄉政府”,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日偽統治腹地丹東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鄉政府成立后,籌集糧食、輸送物資、偵察敵情、傳遞情報、…【詳細】
塘田戰時講學院:“南方抗大” 塘田戰時講學院院歌歌詞。 位於邵陽縣塘田市鎮對河村的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圖片均為通訊員 攝 【基地概況】 塘田戰時講學院舊址位於邵陽縣塘田市鎮對河村。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呂振羽受中共湖南省委指派,於1938年在此舉辦塘田戰時講學院,培養抗日軍政基層…【詳細】
鄧小平的“北方談話” 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鄧小平在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參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慶祝活動回國后,在北方地區進行了為期8天的視察。從遼寧到黑龍江、吉林,再到遼寧、河北、天津,鄧小平走一路講一路,先后在本溪、大慶、哈爾濱、長春、沈陽、鞍山、唐山、天津等地發表一系列重要談話,史稱鄧小平“北…【詳細】
新四軍周密部署取車橋 車橋,是江蘇省淮安縣城東南20公裡的一個大鎮,是聯系蘇中與蘇北的樞紐。1943年春,日偽軍大舉“掃蕩”,國民黨守軍韓德勤部不戰而逃,使車橋等幾十個村鎮近百萬同胞淪於敵人鐵蹄之下。日軍佔領車橋后,修建了大小碉堡53座,構建了密集的交叉火力網。 1944年,新四軍第一師兼蘇中軍區遵照中共中央…【詳細】
成成中學師生投筆從戎,走向抗日戰場 1924年,太原成成中學成立,其校名出自《中庸·自成》中“成己成人”一語。九一八事變后,劉墉如、武新宇等一批中共黨員來到成成中學任教,向成成中學廣大師生傳播抗日救國的進步思想,並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全校進步師生的抗日熱情被迅速激發起來。 1936年10月,經中共太原市委批准,成成中學成立第…【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