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圖書連載 >> 誕生——共和國孕育的十個月

 

誕生——共和國孕育的十個月

董偉 著
東方出版社 2019年出版

內容簡介

       作者董偉截取了1949年1月至10月的這段歷史,以豐富的史料和獨到的眼光串聯起新中國從萌芽、發育到成型、誕生的快馬加鞭歷程。這10個月,每天有大事,月月有精彩,隨著基石奠定,磚、瓦、大梁飛速到位,共和國宏大建筑的雛形已具,真實的模樣逐漸顯現。

作者簡介

       董偉     博士、編審,現任人民日報出版社社長,從事新聞出版工作達29年。曾任《人民日報》記者、地方記者站站長,在人民日報發稿400余篇,推出過“新時期鐵人王啟民”等重大典型。他策劃出版《習近平用典》等多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兼顧的暢銷書,成功運作了15卷的大型出版項目——《人民日報社論全集》。2012年入選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4年被評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2016年獲得第四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優秀出版人物獎。

70年前的今天,我們是怎樣慶祝黨的生日的? 

       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28周年紀念日,除了毛澤東以一篇宣言一樣的重磅理論文章(《論人民民主專政》)紀念外,還有各種各樣的群眾活動來紀念這個已“成年”的政黨,緬懷先烈,繼往開來,追尋28年的足跡,看一看每一個堅實的腳印是怎麼樣落腳的。 這一天,北平市3萬人在先農壇運動場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28周年紀念日,毛澤東參加,朱德等領導發表了講話。大會於晚上8時40分在有軍樂伴奏的庄嚴國際歌聲中正式開始。薄一波致開幕詞。第二天的《人民日報》有一篇通訊《記黨的生日》,生動地記錄了大會熱烈的氣氛。

閱讀全部

黨支部和黨員是何時公開的? 

       1949年7月,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件,就是為了慶祝黨的28周年生日,也是為了表明我們黨已經立足城市並開始在城市領導未來新中國的建設,北平、天津等大城市的黨組織開始公開建黨,向周圍群眾公開黨支部和黨員。 7月1日,《人民日報》以“北大清華等校黨的支部公開,黨與群眾聯系更加密切”為題報道了這一事件: 自中共北平市委此次鄭重指示各工廠、學校、機關等黨的支部和黨員一律公開后,北大、清華、燕京、師大、輔仁、藝專、鐵院等大學支部已於二十七日起先后公開,各校共產黨員包括學生、教授、講助教、職員、工友的名單,已分別貼在各校民主牆上,受到了廣大師生工警的熱愛與重視。他們站在愛護和信任黨的立場上,對過去的工作缺點提出了批評,並希望今后黨員要加強黨與群眾聯系,黨員們在學習及工作中要起帶頭及模范作用。

閱讀全部

毛澤東訪蘇的行程為什麼一拖再拖? 

       二月。毛澤東以學生的姿態向蘇聯黨的代表米高揚闡述關於新的共和國的理念。華北《人民日報》搬進了北平城,並出版了北平版,新的首都已經有了新的模樣。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播種機”變成了“工作隊”,開始為接收城市儲備干部。國共和談的序幕在本月拉開。根據地的政權建設已經看出新國家的雛形。 還是在1947年,毛澤東就有了訪問蘇聯的想法,都已經談到蘇聯派飛機來哈爾濱接的程度。后來,被斯大林以毛澤東的離開對作戰不利等理由推掉了。到了1948年4月,隨著華北大部和東北的即將解放,毛澤東訪問蘇聯的心情愈加迫切起來。之前,毛澤東通過其他渠道報告過中國解放戰爭的進程,還專門寫過一封信給斯大林,甚至談到建立新中國問題和未來的國際支持問題,希望斯大林同志了解情況。1948年4月26日,毛澤東在城南庄致電斯大林說:“我決定提早動身赴蘇聯。擬於月初從河北省石家庄北100公裡處阜平縣出發,在軍隊掩護下過平張鐵路……可能於6月初或中旬到達哈爾濱。然后從哈爾濱到貴國……我將就政治、軍事、經濟和其他重要問題同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同志們商談和請教……此外,如果可能,我還想往東歐和東南歐國家一行,考察人民陣線工作和其他工作形式。” 3天后,斯大林回電同意毛澤東的請求,關於隨從人員和隨身的蘇聯醫生,也同意毛澤東的安排。最后說:“同意在哈爾濱留一部電台。其他一切面議。”

閱讀全部

一窮二白建空軍 

       人民解放軍和飛機的關系可以追溯到很早,對空軍的認識和創立准備遠遠早於這支軍隊的誕生。 1924年1月,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一次合作,同年7月,孫中山在廣州大沙頭創建了航空學校,第一期共有10名學員,其中有3名就是我黨派去的共產黨員。而當時,中國共產黨才剛剛創立3年,黨員不足1000人,還沒有自己的軍隊。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叛變了革命,中國共產黨被迫轉入地下,並開始在各地發動武裝起義,拉開了創建人民軍隊的序幕。就在這樣血腥艱苦的條件下,為了繼續培養航空人才,黨中央從莫斯科東方大學和列寧學校的留學生中選調了18名黨團員轉到蘇軍航校。這些人大部分成為新中國航空事業的先驅者。 1930年2月,紅軍繳獲了第一架飛機。中共鄂豫皖邊特委和特區工農民主政府指示駐在羅山的紅軍,要保証駕駛員的安全,保護好飛機。駕駛員龍文光經過紅軍做工作,同意留下來為紅軍服務。紅軍還用這架飛機對國民黨縣城的守軍進行了轟炸。

閱讀全部

人民海軍籌建的背后 

       1949年年初,張愛萍傷愈歸隊,本想回到前線后要求給支隊伍“打過長江,沖進‘總統府’”,卻意外接到了不參加渡江戰役,留下來組建華東海軍的任務。1949年8月28日,毛澤東召見了張愛萍和林遵等原國民黨海軍高級官員,他對林遵說:你們懂得科學知識,有技術,我們新同志要向你們學習。人民解放軍有優良的政治工作和戰斗作風,你們也要向新海軍學習。新老海軍要團結,相互學習,共同為建設強大的人民海軍而奮斗。 於是,開國大典的閱兵式上,也就有了人民海軍方隊。

閱讀全部

開國大典的前夕:最后打掃房間 

       九月。中國全境基本解放,新疆也回到人民的懷抱。地方基層政權加緊建設,各級人民代表會議紛紛召開。國名、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元和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都最終確定了下來,新的共和國領導人也選舉出來,毛澤東當選為新中國的第一任國家主席。九月的最后一天下午,剛剛選舉出來的國家領導人們一起來到天安門廣場,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也象征著為新中國奠基。

閱讀全部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親自到火車站最后接的人是誰? 

       7日晚10時,程潛到達北平,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林伯渠、董必武、李濟深、郭沫若等100多人到車站迎接。毛澤東迎上前去,握住程潛的手,非常高興地說:“頌公,別來無恙?一路上勞累了。”他又指著前來迎接的人們說:“你看,老朋友們、你的學生、部下都在恭候你啊!”程潛激動得眼睛濕潤了,連聲說:“謝謝!謝謝!” 9月8日晚上,毛澤東為程潛設宴洗塵,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陳毅、陳叔通等出席作陪。席間,毛澤東等與程潛親切交談,追述往事。毛澤東感慨地說:“20多年來,我是有家歸不得,也見不了思念的鄉親。蔣介石把我逼成流浪漢,走南串北,全靠這一雙好腳板,幾乎踏遍了半個中國。”沉思了一會兒,毛澤東接著說:“我們這個民族真是多災多難啊!經過八年浴血抗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也過不成太平日子。陰險的美帝國主義存心讓蔣介石吃掉我們。我們是被迫打了四年內戰,打出了一個新中國,真是人心所向啊。”

閱讀全部

五星紅旗出自一位普通的公民之手 

       曾聯鬆開始設計國旗圖案時,就確定了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的方案。靈感來自於他大學時讀過的斯諾寫的《西行漫記》,這本書又叫《紅星照耀中國》,書中有不少五星的配圖,特別是斯諾給毛澤東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毛澤東頭上戴的八角帽上,那顆五角星十分引人注目。曾聯鬆的理解是五角星代表著光明,代表著真理,代表著中國共產黨,代表著中國的希望。后來,他又讀了毛澤東剛剛發表的《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對毛澤東的建國思想,特別是對新中國四個階級的構成: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聯合民族資產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共同建國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最終啟發和敲定了他的設計理念。

閱讀全部

開國大典的黎明:緊張有序,排除一切安全隱患 

       十月。第一天就是共和國成立的日子。這一天,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天安門廣場,都在等待毛澤東那個震驚世界的聲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幾十萬人的集會、游行,近兩萬名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的大閱兵。其實,無論用什麼形式,都無法表達中華民族獨立的自豪和共和國夢想實現的驕傲!在現場的陳毅說了一句可以代表眾人心情的大白話:看了這,“總算不虛此生了!”宋慶齡說,這一天,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閱讀全部

1949年10月1日,游行群眾:見不到主席,我們不走! 

       “兩路漫長的行列,在《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聲中,分向東西前進。東路游行隊伍以被服廠工人為先導,農民跟近,機關人員、學生、部隊……繼后。這支象征著全國人民大團結的隊伍,從早上八點鐘,從各個角落匯集到天安門廣場,而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個鐘頭,沒有吃午飯,沒有休息,但是,為立國大典的歡欣所鼓舞著,精神始終飽滿而充溢。聽吧,當隊伍踏出三座門的時候,壯偉的歌聲響起來了:走!跟著毛澤東走!

閱讀全部

最新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