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新進展--黨史頻道--人民網
人民網

十六大以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新進展

郭如才

2012年11月15日19: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八)因勢利導,化危為機: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在黨和人民群眾按照黨的十七大和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候。一場席卷全球的

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巨大沖擊,也正是在應對新挑戰的過程中黨中央對於文化產業的戰略地位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文化產業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

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導致經濟增長過快下滑,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成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保增長的關鍵是要解決市場需求不足問題。在外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擴大內需成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基本立足點。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跨越了三千美元這一重要台階,來到了一個公認的文化消費快速增長期。文化產業成為少數幾個總供給還遠遠不能滿足總需求的朝陽產業之一。抓住了文化產業也就抓住了擴大消費的重要著力點。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之初,國務院出台擴大內需促進增長的十大舉措中就有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相關要求。2009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強調,要抓住機遇,大力振興文化產業,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貢獻。這是繼鋼鐵、汽車、紡織等產業振興規劃后出台的又一個重要的產業振興規劃,為加大文化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產業政策體系、推動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指導,標志著文化產業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戰略性產業。

2009年8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交流會強調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改革的目標任務、時間進度和責任主體,文化體制改革進入全面展開的新階段,力度明顯加大、步伐顯著加快。

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2009年,我國文化產業逆勢上揚,成為國際金融危機寒氣中我國經濟發展的一股暖流。

在搶佔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爭制高點、謀求經濟長遠發展主動權中,確立文化產業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國在全球率先實現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

2010年2月,胡錦濤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研討班上,明確指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在后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國際競爭中搶佔制高點、爭創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八項重點工作,強調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有利於拉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有利於擴大就業和創業,要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發展。2010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九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成為近年來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繁榮的第一個宏觀金融政策指導文件。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文化生產力得以進一步解放。2010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突破1.1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4年的1.94%提高到2010年的2.75%﹔北京、上海、江蘇、湖南、湖北、雲南等省市文化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已經成為當地新的支柱產業。2011年3月,“十二五規劃”從科學發展的高度正式提出了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任務。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孫琳、王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