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我對科學發展觀的一些理解

■何祚庥
2012年11月15日19: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的豐富和發展

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曾經提出過認識論上“兩個飛躍”的著名論點:“認識的能動作用,不但表現於從感性的認識到理性的認識之能動的飛躍,更重要的還須表現於從理性的認識到革命的實踐這一個飛躍。”(《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頁。)為什麼從理性認識到革命實踐又是一次新的飛躍?毛澤東回答說:“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准隻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証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84頁。)如果隻局限於“認識”論,局限於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尚不足以充分理解,為什麼從理性認識到革命實踐是“更重要”的飛躍﹔而如果看到認識的本質是“實踐”論,是實踐活動的主體見之於客體的活動,這一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還要解決一個主體的價值目的和主體對客體改造的科學認識相協調的問題,那麼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為什麼從理性認識到革命實踐是能動作用的另一次飛躍,而且是“更重要”的飛躍了。

把社會主義和科學發展結合起來,是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歷史所作的重大貢獻。同樣,科學發展觀也是對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闡述和概括的重要貢獻。“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也就是將價值觀和科學觀統一在科學發展觀之中,而且這一統一上升到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上升到了共產黨人的思想路線問題的高度。

四、何謂以人為本?

早在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管仲就說過:“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管子•霸業》)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劉備認為:“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三國志•先主傳》)唐太宗李世民則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貞觀政要•務農》)

外國的思想家也提出過類似的觀念,如美國著名學者安•邦納對西方的人文主義特征曾作過這樣的論述:“全部希臘文明的出發點和對象是人,它從人的需要出發,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進步,為了求得人的利益和進步,它同時既探索世界也探索人,通過一方探索另一方。” (〔蘇〕鮑•季•格裡戈裡揚:《關於人的本質的哲學》,湯俠聲、李昭時等譯,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29頁。)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