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以人為本”的科學解說,是《共產黨宣言》裡的兩段話: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永遠擺脫剝削、壓迫和階級斗爭,就不再能使自己從剝削它壓迫它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下解放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頁。)。《共產黨宣言》還把人的發展概括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73頁。)。需要對這兩段話,作一些解讀。在共產黨人看來,共產主義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全人類,實現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這是共產黨人的基本理念。對於上述共產黨宣言中的第一段話,我們有一句較通俗的表述:“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最后才能解放無產階級自身”。
需要多說幾句的是“一切人”和“每個人”之間的關系。“以人為本”的價值觀,體現了“全人類”統一的價值,其中既包括“一切人”,也關注“每個人”,當然更要關注每一位受壓迫、受剝削的無產者。但是,在階級社會中,受壓迫、受剝削的無產階級,往往又和似乎代表著“一切人”利益的統治階級相矛盾,因而就出現階級斗爭和沖突。在非階級社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切人”和“每個人”之間的矛盾、沖突或不協調。所以,貫徹和實施“以人為本”,就要科學地解決“一切人”和“每個人”的相互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首先要看到“每個人”和“一切人”彼此互為條件、互為前提的統一。人類有兩大問題,一個叫生存問題,另一個是發展問題。在階級社會中,人類更多面臨的是生存問題,階級沖突問題。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生存問題也許早就解決,但仍然面臨發展的問題。什麼叫發展?發展的最高理念是“每個人”都可以發展。“每個人”的發展,有時會和“一切人”即社會整體的發展有矛盾、沖突﹔解決這一矛盾的方法是,既要求社會為每個人的發展創造條件,又要求每個人的發展跟社會整體的發展相協調。其實,在階級社會,在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在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上,也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彼此互為條件、互為前提的統一。所以,從解決生存問題,徹底消除人壓迫人的角度來講,“無產階級隻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自己”,請高度注意“最后解放”這四個字。
我個人非常贊成中央提出的“核心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我覺得這一概括很好地體現了共產黨人的奮斗目標,不是空喊共產主義學說裡某些空泛的口號。過去說,共產主義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太講究物質需求了!需求到了高級階段,不是吃飽穿暖等物質性的需求,而是多種多樣的需求,是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社會要發展,人類也要發展。把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同社會的全面發展有機地協調起來,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如何實現這一宏偉的奮斗目標,有賴於未來社會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貫徹“以人為本”理念,還必須掌握幾個關鍵問題。首先,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中,是包含著“以民為本”的內容的。其次,“以人為本”中的“人”,既包括當代人,也包括后代子孫。再次,“以人為本”不同於“以神為本”,或它的變種“以大自然為本”﹔也不同於“以環境為本”、“以生態為本”、“以生命為本”。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目的是為了人,不是為狗、為牛,不是“以動物為本”。“以人為本”也不同於“以官為本”,或它的變種“以上為本”、“以權為本”、“以管理者為本”。那是將管理者或官的利益凌駕於人民群眾的利益之上。當然,“以人為本”更不等同於“以錢為本”,或它的變種“以GDP為本”。在當前實際工作中,的確有一些地方或部門,片面追求GDP,為GDP而GDP,而忘記了GDP的增長是為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