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抗日戰爭時期 毛澤東如何利用美國資金發展根據地經濟

■吳侃
2012年11月22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第三,從國際情況看,蘇聯、英國、法國等由於飽受戰爭創傷,幾乎沒有能力援助中國,更難於援助抗日根據地。

當時的社會主義強國蘇聯正在與法西斯德國進行浴血奮戰,對中國抗日的有限支援主要用於支持國民黨政府的正面抗戰,援助中國共產黨的資金較少。1940 年5月底,中共中央曾收到共產國際的撥款14.66萬美元和8200英鎊﹔1941年2月17日,收到2.45萬美元。除此之外,周恩來從蘇聯回國時,隨身帶回6萬美元和7500英鎊的撥款﹔1941 年2月,蘇聯駐華使館外交官潘友新帶給中共3萬美元。(參見張澤宇:《全面抗戰時期蘇聯和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援助研究》,《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第8期。)在分析了潛在投資國的經濟狀況后,毛澤東認為美國遠離二戰戰場,經濟實力十分雄厚,是引進外資的重點對象。

第四,中共與美國政府關系取得了很大改善,由蘇維埃時期的相互敵視轉為相互接觸,並共同對付日本帝國主義勢力,在某些領域進行了間接的合作。

為了減少在太平洋戰場上打擊日軍的壓力,美國希望加強與中共的接觸和交流,改善與中共的關系。而中共為了在國際上爭取更多的抗日力量,遏制國民黨的反共軍事摩擦,也急需加強與美國的接觸和交流。在中共特別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努力下,通過積極做美國來華人員和在華人員、尤其是美國駐華大使館工作人員的統戰工作,中共與美國政府之間的關系有了很大的改善。這使毛澤東認為,戰時利用美國資金來發展抗日根據地的經濟有很大的可能性。

1944年8月23日,毛澤東與謝偉思進行了長達8小時的會談。在引進美資問題上,毛澤東指出,“即使是最保守的美國實業家也不能從我們的綱領中找到可反對的東西。中國必須工業化。……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是相同和互相關聯的。他們可以在經濟上和政治上互相配合。我們可以而且必須合作。美國會發現我們比國民黨容易合作。……美國不必擔心我們會不合作。我們應該合作。我們必須得到美國的幫助。”1945年3月13日,毛澤東對謝偉思再次表示:我們“美中兩國在經濟上可以互相取長補短, 雙方將不會發生競爭”。(《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與謝偉思的六次談話:謝偉思的報告》,《黨史通訊》1983年第20、21期合刊。)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