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抗日戰爭時期 毛澤東如何利用美國資金發展根據地經濟

■吳侃
2012年11月22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毛澤東利用美資思想未能有效貫徹實施的原因分析

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提出利用美資發展根據地經濟的思想后,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但是,由於當時的主客觀原因所限,許多想法沒有變成現實。對於中共和美國政府來說,通過軍事合作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勢力更加重要。中共與美國政府也曾積極交流,表達過相互合作的意願,並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進行了軍事合作。因此,抗戰時期毛澤東引進美資發展根據地經濟不是當時最緊迫的任務。除此之外,以下兩個因素也使得戰時毛澤東利用美資發展經濟的思想沒有得到具體實施。

一個因素是美國雖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主要是從財力、軍事裝備方面支持重慶國民政府,使其不至於因退居相對貧窮落后的西部地區而經濟崩潰。在美國政府看來,隻有蔣介石領導的重慶國民政府才能代表中國政府行使國家主權。到了抗戰后期,美國更加意識到,出於戰后與蘇聯爭霸全球的戰略考慮,美國的財力支持對象應該是重慶國民政府。即使為了其遠東利益而支持中共領導的抗日隊伍,與其給予中共領導的抗日根據地以資金幫助,倒不如給予其一定的軍事武裝直接抗擊日本來得更快。

另一個因素是從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來看,在抗戰時期雖與中共結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但是極不願意看到中共發展壯大,而希望中共及其領導的抗日軍隊和抗日根據地在與日本法西斯軍隊的作戰中遭到削弱甚至消亡,並為此發動過多次反共摩擦。在這種情況下,對中共請求美資到延安根據地發展經濟,蔣介石想盡一切辦法堅決抵制,並命令胡宗南部對陝甘寧邊區實施經濟封鎖。作為“實利主義”者的美國商人,不願意把資金投入到交通不便、農民消費水平比較低、處於日軍和國民黨軍封鎖的抗日根據地進行投資經營。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