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抗日戰爭時期 毛澤東如何利用美國資金發展根據地經濟

■吳侃
2012年11月22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毛澤東利用美資思想的基本原則

在抗日戰爭的時代背景下,毛澤東利用美資發展根據地經濟的思想,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引進美資不能損害中國主權。毛澤東主張引進美資絕不能有損中國主權,不能讓美資操縱抗日根據地經濟的發展。早在抗戰前夕的1936年5月中旬,毛澤東與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在討論怎樣答復美國記者斯諾提出的採訪問題時,曾對“中國是否歡迎外資投資”達成共識,即隻要是不侵略中國的外國投資,我們都歡迎。(參見顧龍生:《毛澤東經濟思想引論》,山西經濟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頁。)這年7月15日,在接受斯諾採訪時,毛澤東更強調指出:“隻有在中國取得真正的獨立和民主之后,才有可能把大量外資用於大規模地發展生產事業﹔也隻有自由的中國,由於生產性經濟的廣泛發展,才能夠償還這種外國投資的本金和利息。”(《毛澤東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4頁。)

二是引進美資應該雙方受益。1944年7月,毛澤東在接受美國記者福爾曼採訪時說:“在互利的協議下,我們要准許並且歡迎在我們控制區域中的一些外國投資”,“我們是落后國家,因此,對外國資本十分需要。”(王佔陽、王小英:《中外記者筆下的毛澤東》,沈陽出版社1993年版,第263頁。)1945年3月13日,會見謝偉思時,毛澤東又談到:美國在中國投資,中美雙方在經濟上“取長補短”,更“不會發生競爭”。因為現在我們“並不具備建設大規模重工業的必要條件”,不可能“在高級的特制產品上與美國競爭”。(《毛澤東等中共中央領導人與謝偉思的六次談話:謝偉思的報告》,《黨史通訊》1983年第20、21期合刊。)

三是自力更生為主,利用外援為輔。毛澤東一貫主張,一切事情的立足點、出發點必須以自力更生為基礎。1945年1月,在《必須學會做經濟工作》一文中,毛澤東強調指出:“我們不能學國民黨那樣,自己不動手專靠外國人,連棉布這樣的日用品也要依賴外國。我們是主張自力更生的。我們希望有外援,但是我們不能依賴它,我們依靠自己的努力。”(《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1016頁。)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