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西北野戰軍與“馬家軍”的血腥較量(下)

○楊 飛   楊 劍(陝西)
2012年11月23日14: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經過三天四夜的激戰,敵第一二八軍、保安第一師和第三師全部被我殲滅,第十一軍和3個騎兵團被擊潰,“馬家軍”紛紛丟下武器,四處逃散,馬敦靜亦乘飛機逃跑。賀蘭軍在黃河以北銀川地區也被嚇得草木皆兵,自潰瓦解。此時,賀蘭軍軍長、參謀長急急忙忙地跑到吳忠堡我軍司令部來表功,說明銀川市的混亂情況,並報告說他們扣留了馬鴻逵的一架運輸機,彭德懷遂決定我軍立即向銀川進軍。

23日,走投無路的寧夏馬鴻逵部隊在馬全良、盧忠良率領下宣布起義,當日晚,解放軍進駐銀川市,寧夏宣告解放。至此,“寧夏王”馬鴻逵在寧夏的軍閥統治也壽終正寢。

這年9月下旬,馬步芳及馬步青、馬繼援等相繼飛到了台灣。到台后,為防不利,馬步芳以3000兩黃金賄賂蔣介石的幾位親信,取得了出國護照,飛往埃及開羅做了寓公,后又移居沙特阿拉伯,最終於1975年7月31日客死在沙特。

馬鴻逵父子亦於9月下旬乘飛機逃到了台灣。馬鴻逵到台后受到台灣“國防部”次長郭寄嶠及馬步芳父子的指控,要他對西北敗局負責,馬鴻逵遂被“撤職查辦”,無法在台灣立足,他遂以就醫為名遷往美國,后於1970年1月14日病死在洛杉磯。

馬鴻賓及所屬部隊八十一軍起義后尚有萬余人,人民解放軍十九兵團派了各級干部300多人,到該軍各師、團、營、連擔任政治工作,將其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獨立第二軍,1950年縮編為獨立第一師,1953年又改為人民解放軍農業建設第一師,1956年全部轉業。馬鴻賓先后擔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中央國防委員會委員、甘肅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等職,為民族團結,特別是甘肅回漢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內部團結做出了積極貢獻,1960年,他在蘭州病逝。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