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放牛娃到留洋專家
我的父親劉咸一是黑龍江望奎縣人。他小時候家裡比較窮,雖然父親渴望讀書,但家裡沒錢,隻好去放牛。
父親直到十幾歲才得以上學讀書,但他聰穎過人,讀起書來又如飢似渴,其進步令人咋舌。那時候,東北王張作霖雖然是個軍閥,但十分重視教育。為了培養人才,他設立獎學金,官費資助學業優異的拔尖人才出國深造。有一年會考,父親一舉奪得望奎縣第一名,繼而又考得東三省的第一名。於是,他有幸認識張作霖,並以東三省“頭名狀元”的身份得到獎學金資助,於1927年東渡日本,到明治專科學校學習化學專業。
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遇難,但少帥張學良同樣支持派人出國留學。聽說在父親留學日本期間,張學良還到過日本,並親自點名接見了我的父親。在日本明治專科學校留學這三年,父親眼界大開,抓緊一切時間和機會學習,不斷探求知識和真理。1930年,父親從日本畢業回國。恰好此時張學良也設立獎學金,鼓勵優秀人才出國學習。父親再次一舉成功,獲得到德國的柏林工業大學繼續深造的機會。
德國深造改變了父親的人生軌跡和命運。父親不但成為一名化學專家和機械學專家,而且成為一名職業革命家。父親於1930年加入由高爾基、宋慶齡發起成立的“反帝大同盟”,投身革命,並在1933年由江隆基、王炳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那時,中共旅歐總支部設在法國,在德國設有支部。為了工作方便和保密起見,德國支部對外稱“德國語言組”。德國支部的前三任書記分別是朱德、謝唯進和王炳南,第四任書記就是我的父親。在德國的革命活動中發生的一件大事,影響了父親的后半生。
1936年,在巴黎中共旅歐總支部工作的吳玉章,用平信給柏林的中共德國支部布置黨的工作和有關活動。此前,大家用平信通信,沒出過問題。但是,這次吳玉章的信不幸被國民黨政府駐德國大使館特務截獲,並知道了全部內容。國民黨駐德國大使程天放與德國納粹的“沖鋒隊”勾結,企圖破壞我們黨的組織。於是,他們就把截獲的信件原樣糊好,投放到“德國語言組”的地址,並布置特務,准備抓人。到那裡取信的人,就是我的父親,他當場被捕。然而,當時的“反帝大同盟”是公開的,父親在其中也已挺有名氣。他的被捕,激怒了“反帝大同盟”,從英國到法國、德國,都有人起來聲援我父親,聽說當時歐洲不少報紙都有文章聲援,呼吁立即釋放。而且,國民黨的報紙也登了父親被捕的消息。敵人拿不出什麼証據,又承受巨大輿論壓力,將父親關了十多天后,不得不放人,但同時宣布將父親“驅逐出境”。對這段歷史,吳老在他的回憶錄中也專門作了記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