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背著遺骨上戰場 夫妻恩愛不分離——劉咸一和余澄的革命愛情

劉大偉
2013年01月24日07: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父親背著母親遺骨征戰南北

1944年春,母親突然生病發高燒,嗓子眼兒腫得像蜂窩,喘不上氣來,被送到延安的中央醫院急救了3天,但是因當時醫療條件太差,缺醫少藥,不治身亡,年僅37歲!父親和同志們把我母親埋葬在寶塔山下,下葬時我剛剛3歲半,模模糊糊有點印象,是其他阿姨抱著我站在旁邊。父親后來一提起母親最后的日子,總愛說:“你媽媽真堅強,病成那個樣子,咬著牙連哼都不哼一聲!”37歲,那是多好的年華!才貌雙全的母親就這麼走了,留下一對幼小的子女,帶走的是父親滿腔的愛戀和永遠的思念。

母親一走,父親不僅要負責繁忙的工作,還要照顧一個3歲、一個1歲多的孩子,生活十分艱難。中央對我們一家十分關懷,不僅給父親多派了一名勤務員,還給牽來兩隻奶羊,擠羊奶給我們喝。 白天,父親用繁忙的工作打發自己。可下了班,他會悄悄地採幾朵野花到母親的墳前,獻上花,坐在旁邊默默流淚,喃喃傾訴。

1945年9月,中央為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派去大批干部,父親也隨林楓率領的干部團奔赴東北。臨行前,父親把一件大衣送給一位姓馬的叔叔,又遞給他一條毛毯,說:“你們什麼時候離開延安,就請幫我把余澄挖出來,把她的遺骨用這條毯子包好,無論如何都要想法子帶給我!”看到這個場面,在場的人都哭了。

后來,留在延安的叔叔阿姨們,不忘我父親的囑托,當他們即將離開延安時,刨開了我母親的墳。令人吃驚的是,可能由於黃土高原極干燥的緣故,母親的遺體竟完好無損,只是頭發顯得有點凌亂。年輕的金正阿姨拿了梳子給我母親梳頭,母親的頭發就像秋天的枯樹葉似的,刷刷掉落了。此情此景,金阿姨終生難忘。叔叔阿姨們找了塊鐵板,把我母親放在上面火化了。他們還做了一口小棺材,刷上紅色的油漆,把我母親的大部分遺骨放進去,安葬在延安。把幾塊大一點、整齊一點的遺骨,用父親留下的毯子包好。其后,不知輾轉了多少人的手,輾轉了多少裡的路,輾轉了多少時間,母親的遺骨終於送到了父親手中。革命戰友間的那份信義,那份深情,叫人怎能不驚嘆!后來,父親每次行軍時,總把母親的遺骨帶上。見証這些事情的叔叔阿姨給我講述這些事情的時候,無不感嘆唏噓,潸然淚下。 

《百年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