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背著遺骨上戰場 夫妻恩愛不分離——劉咸一和余澄的革命愛情

劉大偉
2013年01月24日07: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幾年前,我去拜訪當年也是反帝大同盟成員、已近百歲高齡的革命老前輩溫朋久,他大概是當時“德國語言組”唯一健在的老黨員了吧。我帶了一張父親當年在德國拍的老照片給溫老看,問他是否認識照片上的人?老人看到照片后,兩眼頓時熠熠發光,拿過照片緊緊貼在胸口,幾乎是喊著說:“劉咸一,劉光德,我的好兄弟呀!”97歲的老人,不但能叫出數十年前的戰友真名,還記得他的化名“劉光德”,真讓人不由得感嘆,也說明父親那時候很活躍,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豪華婚禮上的革命夫妻

被驅逐出境后,父親離開留學和戰斗6年的德國,轉道法國、英國、蘇聯回到北平。父親回國后,和黨組織聯系不上,心急如焚。父親這一輩子還真和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結下不解之緣。在極端困難之時,他又找到了張學良。張學良看到當年那個英氣勃勃的青年學成了專家,十分高興,熱情招待他,隨后又親自介紹他到宋哲元的二十九軍當了一名“上校咨議”。更令人預料不到的是,竟然又是張學良幫父親找到楊秀峰同志(解放后曾任教育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接上黨的組織關系。

西安事變前,由於父親既是東北人,又曾得到張作霖、張學良父子獎學金資助出國留學,組織上就利用這層特殊關系,讓他做張學良和東北軍的工作。根據組織安排,父親做了不少統戰工作,並於1936年去西安直接做張學良及其部下的工作。然而,父親到西安的事情被國民黨政府知道后,便以父親在德國被捕一事為由,通告張學良,說我父親是共產黨分子,不能留用。父親隻好離開西安,重返北平。

父親回到北平后,正是通過靖伯伯和彭姨牽紅線,認識了母親。不久,兩個志同道合的共產黨員擦出了愛情的火花,情投意合。我那深明大義的外公,為他們在北平城裡公開舉辦豪華的婚禮:披著紅綢、扎滿鮮花的小汽車接送新人﹔后面跟著大樂隊吹吹打打﹔大飯店裡大宴賓客,到場的都是各界名流﹔新郎西裝革履,新娘披著婚紗,並拍了現在看著都很時髦的結婚照。余家大院張燈結彩,熱鬧了好多天,連大家族裡的每一個小孩子都得到了一套漂亮新衣裳:女孩子是紗質連衣裙,男孩子是小禮服……幾十年后,表姐、表哥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還記憶猶新。豪華、氣派、風光的婚禮就像一陣風似的,很快刮遍了北平城。大家都知道余家大院余翰林的四小姐結婚了,丈夫是個留洋歸來的專家,郎才女貌!這正是我的外公為了掩護我父母的共產黨員身份而釋放的一顆又大又美麗的煙幕彈。辦這麼豪華、氣派、排場的婚禮,誰會懷疑他們是共產黨員呢!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