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澤東揮師閩南直取漳州,在此戰役中表現出來的戰略、戰術,更加獲得了廣大紅軍指戰員的擁護和支持
(一)毛澤東親自指揮,立即拉開漳州戰役戰幕——攻佔龍岩城
4月3日,紅1軍團從長汀出發奔襲龍岩,4月8日,大軍抵達龍岩大池。4月10日拂曉,毛澤東和林彪、聶榮臻指揮紅1軍團乘敵不備,向龍岩發起進攻。毛澤東和東路軍首長採取聲東擊西的辦法“亂敵耳目”,以調動和麻痺敵人。東路軍大池之戰后,毛澤東等採取“不顧坎市、直取龍岩”,而且是在“大池宿營、不去小池”,終於達到擊敵不備的目的,消滅了守軍張貞部近兩個團,攻佔龍岩城,取得了東征漳州的首戰勝利。
(二)毛澤東親自到天寶山戰場前沿觀察敵情,又一次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
4月16日,毛澤東在馬山召開有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等人參加的軍事會議。毛澤東聽了敵情偵察匯報后,提出:先牽制敵人左翼,集中兵力吃掉其右翼弱敵,然后迂回靖城,包圍楊逢年旅,全殲守敵。林彪、聶榮臻同意毛澤東的意見。
18日傍晚,毛澤東帶著警衛班的同志走進紅1軍團司令部,他簡單扼要地詢問了戰斗情況,便與林彪、聶榮臻等軍團首長一起到戰場前沿觀察地形。紅1軍團擔任主攻的部隊,從南坪的下籠山、尖山沿山腳向十二嶺發起數次強攻,都因地形處於劣勢,未能攻克,雙方處於對峙狀態。
毛澤東見左側后可直接威脅十二嶺的五峰山毫無動靜,一下子就看出了敵人兵力部署的弱處,隨即指示紅1軍團首長務必在破曉前攻佔五峰山。主攻十二嶺的紅11師馬上組織搶佔五峰山。19日拂曉,五峰山上兩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長空。此時,五峰山的紅31團指戰員,以稠密的火力俯攻十二嶺,守敵沒想到紅軍“從天而降”,出現在背后絕壁上。果然不出毛澤東所料,紅軍一旦搶佔五峰山制高點,十二嶺守敵就猶如瓮中之鱉,頓失戰斗力。同時,擔任正面主攻的紅11師也發出信號,紅33團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向敵陣地發起沖鋒,戰士們沖進敵陣地,同敵人拼刺刀,敵死傷過半。紅33團很快就搶佔敵人第一個陣地,紅32團由政委楊成武率領也向敵縱深插入。紅31團戰士如猛虎般從五峰山上壓向敵人陣地,像趕鴨一樣,把敵人壓到山下繳槍。敵293團傷亡慘重,敵團長陳啟芳斃命山頭。敵人戰線頓時亂成一團,很快被擊潰。
上午9時左右,紅4軍全線突破敵軍防線,紅3軍跟進。兩軍協同直插天寶鎮東面茶鋪,追殲駐守天寶鎮的敵146旅。敵旅長王祖清臨陣逃脫,副旅長及大批官兵被俘。與此同時,佯攻寶林橋的紅15軍也逼向靖城敵145旅旅部。敵145旅急忙撤出榕仔嶺、筆架山陣地,退守靖城。敵旅長楊逢年見敗局已定,“割須去袍”,泅水而逃﹔師長張貞從前線敗退回漳州城內,連夜燒毀軍械庫,帶著少數親兵棄城而去。至下午3時,戰斗勝利結束。
在毛澤東的指揮下,漳州戰役取得重大勝利。這一戰役,毛澤東在周恩來的鼎力支持下,軍事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一舉殲敵第46師大部,生俘敵副旅長以下官兵1674人,繳獲槍支2100多支、炮6門、子彈13萬發、無線電台1部、飛機2架。
東路軍攻克漳州后,積極發動群眾,動員近千群眾參加紅軍﹔還調撥幾百支槍給閩南游擊隊,編成中國工農紅軍閩南獨立第3團。並籌集款項100多萬元,不僅為第四次反“圍剿”斗爭做了經費上的准備,而且派專人送美鈔10多萬元給臨時中央,解決了中央經費的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