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紅軍勝利進漳 對確立毛澤東領導地位的歷史分析

●周慶輝
2013年02月17日11: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寧都會議上毛澤東雖受到“左”的否定,但紅軍入漳以來的諸多勝利,讓多數黨內同志站出來擁護毛澤東

1932年10月3日至8日,蘇區中央局全體會議在寧都小源召開,史稱“寧都會議”。這次全體會議是一次“開展了中央局從未有過的反傾向斗爭”。會議的反傾向斗爭主要是批判毛澤東,因為他是前方軍事方針的主要決策人。

會議全盤否定了毛澤東的軍事路線和軍事方針,說打贛州“依據當時情況是絕對需要的”,它的失敗是毛澤東執行“進攻路線”不力,而“遂未堅決布置”。打漳州雖然勝利了,卻在戰略上“延緩了北上任務之實現”。樂安、宜黃戰役大勝,但“又重犯了分兵籌款錯誤,未能達到圓滿勝利”。他們從否定毛澤東的戰爭經驗出發,把毛澤東關於建立根據地的基本思想,譏諷為“上山主義”﹔把毛澤東誘敵深入的戰略思想,譏諷為“出去等待敵人進攻”,“有以准備為中心觀念,澤東表現最多”﹔把毛澤東堅持原則、不同意他們的“進攻路線”,指責為“不尊重黨領導機關與組織觀念的錯誤”﹔把毛澤東在革命力量不足的情況下、反對“奪取中心城市”的做法,指責為抱“消極怠工”的“東北路線”。凡此種種,必須對毛澤東的錯誤進行“及時和無情的打擊”。

會上,盡管“左”傾教條主義者的帽子漫天飛地扣來,毛澤東卻無所畏懼地闡明自己的立場、觀點,同他們的錯誤進行擺事實、講道理的斗爭。蘇區中央局后方委員認為:毛澤東“犯”了如此嚴重的錯誤,必須給予組織上的處理,提出他已不能在紅軍中任職,應調離紅軍做政府工作,軍隊工作由周恩來負總責。

這次會議,周恩來是在會議的中途從前線趕來參加的。會上,周恩來襟懷坦蕩,承認前方委員有“以准備為中心”的觀念和傾向。接著,他指出后方委員對毛澤東的批評太過分了,不同意把毛澤東從前方調到后方,他再三地說:“澤東積累的經驗多偏於作戰,他的興趣亦在主持戰爭……如在前方則可吸引他貢獻不少意見,對戰爭有幫助。”為此,周恩來提出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一種是由我負主持戰爭全責,澤東仍留前方助理﹔另一種是澤東負指揮戰爭全責,我負監督行動方針的執行。” 朱德、王稼祥支持周恩來,強調毛澤東不能離開紅軍領導崗位,不能離開前線,前線作戰需要毛澤東出謀劃策。

會議表決,通過了周恩來提議的毛澤東“仍留前方助理”的議案,同時批准毛澤東“暫時請病假,必要時到前方”的決議。

寧都會議剛結束,毛澤東就立即從寧都返回瑞金。行前,周恩來到毛澤東的住處,與他話別。兩位戰友傾吐惜別之情,毛澤東向周恩來表示:“軍事工作我還願意做,需要我的時候,打個招呼我就來。”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