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假如毛澤東去騎馬

2013年03月08日15: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00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60周年,萬民同慶,舉國歡騰。當時我在天安門閱兵慶典的觀禮台上,手機響了,收到這樣一條信息:

中國醫學科學院成功克隆毛澤東,各項生理指標處於其50歲水平。新聞發布后引起強烈反響。奧巴馬立即聲明:美國在三天之內廢除與台灣關系,並撤走在亞洲的一切軍事力量。日本首相於當天下令炸毀靖國神社,承認釣魚島是中國領土。國內24小時縣級以上干部退繳贓款980萬億﹔全國股市一片紅﹔房價下跌60%﹔十三億中國人民再次唱起了: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祝大家節日快樂!

這是一個善意的調侃,紅色的幽默,也包含著一種社會思考,一種對過去美好一面的懷念和對現在腐敗一面的批判。過節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節慶,是共和國的生日,60歲的生日啊!人們忘不了開國領袖。他老人家要是還在多好啊,這天安門城樓本來就是他當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地方。雖然他老人家后期搞“文化大革命”也曾犯有大錯,但前期對民族確有大功,所以人們總希望他還能一如前期那樣的英明。這善良的願望,反映了人們對那個美好時代的懷念,對未竟之業的遺憾。如果斗柄能夠倒轉,如果歷史能夠重寫,如果那次騎馬走兩河能夠成行,如果老人家在60年代能反思自己的錯誤,晚年不犯或少犯錯誤,這該多好。這一切當然都不可能,我們也知道這永不可能。但是后人想一想還不行嗎?這樣的假想,是對歷史的復盤,也是對再后之人的提醒。歷史不能重復,但是可以思考,在思考中尋找教訓,捕捉規律,再創造新的歷史。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民族,一個犯了錯誤而又不知反思的民族是更悲哀的民族,一個學會在失敗中思考的民族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民族。不要忘了,正是“文化大革命”浩劫之后的大思考才成就了今天的復興。

毛澤東是一本我們永遠讀不完的書。

注:①尉侯,漢代設在西域的官。博望,張騫通西域,封博望侯。星槎,神話中來往於海上或天上的木筏。崆峒,甘肅東部的名山。盧龍,長城東部古要塞,在河北喜峰口。山海,山海關。這首詩的大意是:自從張騫鑿通遙遠的西域之路后,東西古道上的官員就往來不斷。笳歌聲中,我倚劍遙望,嘉峪關連綿直接崆峒山。長城下將士乘著月色去飲馬,戍樓上蒼鷹在盤旋。除了盧龍、山海兩關,在這以東還有何處能比得上雄偉的嘉峪關!

(2010年3月19日)

(《學習時報》2010年4月26日,5月10、17、24日)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