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解放軍王牌軍功勛榜之第二野戰軍

歐陽青

2013年03月18日08: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博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第二野戰軍驍勇善戰,是一支善打硬仗、令敵聞風喪膽的雄師勁旅。其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赫赫有名的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野戰軍。解放戰爭中,第二野戰軍在劉伯承、鄧小平、賀龍、陳賡、王樹聲、李達、楊勇、陳錫聯、王近山、陳再道、謝富治、蘇振華、杜義德、周希漢、李成芳、王秉璋、曾紹山、秦基偉、張國華、劉金軒、李德生、尤太忠、向守志、吳忠等人指揮下,各部縱橫中原,轉戰西南,破擊隴海、平漢路,千裡挺進大別山,三大戰略決戰之后,又歷經渡江戰役、兩陽戰役、成都戰役、滇南戰役和昌都戰役等重大戰役。

  第二野戰軍主力中的戰將,在華北和中原戰場的主要對手是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武漢行營主任程潛、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華中“剿總”總司令白崇禧,具體對手是杜聿明、黃維、胡璉、區壽年、王陵基、歐震、李玉堂、郭懺、王靖國、趙承綬、孫楚、劉汝明、孫震、王仲廉、霍揆彰、馬勵武、宋瑞珂、胡臨聰、覃道善、熊綬春等。
綜觀中國革命戰爭史,尤其是解放戰爭史,第二野戰軍涌現出的王牌軍為第十一軍、第十三軍、第十二軍、第十六軍、第十四軍等,后起之秀為第十五軍。


曾紹山中將與中原頂尖第十一軍


  第十一軍前身部隊為中原野戰軍第三縱隊,是解放軍中有紅軍基礎的核心部隊之一。該部在解放戰爭期間經歷了上黨、邯鄲、出擊隴海路、定陶、巨金魚、豫皖邊、豫北、魯西南、挺進大別山、宛東、豫東、淮海、渡江、重慶、成都等著名大戰、惡戰,可謂是一支威猛雄師,防御、進攻、野戰、攻堅俱佳,尤其是攻堅能力突出,具有極強的戰斗力,成為中原野戰軍頭等主力縱隊之一,被譽為老虎縱隊。

  第十一軍的源頭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紅四方面軍第四軍第十師,抗日戰爭時期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團,該部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八路軍太行軍區。解放戰爭時期是晉冀魯豫軍區太行縱隊、第三縱隊,成為劉鄧麾下一支勁旅。1949年2月,全軍統一整編時,第三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一軍,軍長曾紹山,屬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所屬第七、第八和第九旅分別改稱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和第三十三師。

  第十一軍的三個師都是有紅軍基礎的老部隊,戰斗作風過硬,戰斗經驗豐富,執行命令堅決,進攻、防御、野戰、攻堅能力兼備。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師是第二野戰軍中的頭等主力師,但第三十一師攻堅能力更突出,戰斗力超強,是軍第一主力師。第三十一師第九十一團是著名的紅軍團,也是赫赫有名的“百將團”﹔第九十三團的前身為八路軍總部特務團,是聞名全軍的“朱德警衛團”。

  解放戰爭中,第三縱隊的戰史、戰績亮點是:

  上黨戰役,第三縱隊的前身太行縱隊在南進途中,首先攻克襄垣,打了一場漂亮的序幕戰。接著,作為主攻尖刀,在戰役發起后,勇猛攻克城防設施較堅固的屯留,共斃傷俘國民黨軍3100余人,首戰告捷。在佯攻長治,積極打援的戰斗中,太行縱隊作為右翼主力,採用“層層剝筍”的辦法,白天用冷炮冷槍殺傷對方,夜間利用塄坎死角接近對方,發起突襲,打了一場堪稱經典的磨盤垴戰斗。

  定陶戰役,作為左集團主力之一,在圍殲國民黨軍整編第三師殘部的戰斗中,活捉該師師長趙錫田,取得輝煌戰果。延安《解放日報》評論定陶戰役:“是繼中原我軍突圍勝利和蘇中大捷之后的又一次大勝利。”

  巨野戰役,作為三把攻堅尖刀中最鋒利的,先后在曹垓、東西蔣庄、章縫集與國民黨軍主力整編第十一師激戰。這是晉冀魯豫野戰軍與國民黨軍王牌部隊的第一次真正交手。在這次戰役中,第三縱隊的戰果最大。

  巨金魚戰役,作為攻堅的三把尖刀之一,首先攻克城牆厚實的巨野城﹔接著,冒雪南下魚台打援時,在野外吃掉敵人兩個團﹔然后,與第六縱隊在金鄉以西殲滅漢奸張嵐峰一個旅﹔最后,第三縱隊乘勝攻克成武縣。此役奠定了第三縱隊在晉冀魯豫野戰軍中頭等主力的地位。

  魯西南戰役,作為劉鄧大軍的主力之一,奉命與第二縱隊聯合在羊山集圍攻國民黨軍王敬久集團的主力整編第六十六師,經過12天惡戰,全殲守敵,並協助第二縱隊俘獲敵師長宋瑞珂。羊山集惡戰,是劉鄧大軍經歷的最激烈、最殘酷的戰斗。第三縱隊的攻堅能力在血戰中進一步提高。

【精彩推薦】

·毛澤東1934年因何事咬牙垂淚:“天亡我也!”

·陳雲為何力排眾議反對殺江青?

·從帝制禍首到中共秘密黨員:晚年楊度的華麗轉身

·詳憶粉碎“四人幫”:8341部隊隨時待命

·“大膽”陳賡曾經“叫板”毛澤東

·揭秘:張國燾叛黨內幕 曾遭遇死亡威脅?

·1974年:江青最活躍卻極郁悶的一年

下一頁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