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毛澤東年譜(1949—1976)》選載之三:第一次鄭州會議至廬山會議前期 糾“左”的努力

■ 中央文獻研究室
2013年04月12日08: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3月17日 就召開縣的五級干部大會和人民公社第一次社員代表大會問題,寫信給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信中說:會上“應當討論除公社、管理區(即生產大隊)、生產隊(即原高級社)三級所有、三級管理、三級核算之外,生產小隊(生產小組或作業組)的部分所有制的問題,這個問題是王任重、陶魯笳兩位同志提出來的。我認為有理,值得討論”。

3月20日 晚上,從長沙到達南昌向塘。在專列上同楊尚奎、邵式平、汪東興和江西部分地委書記談話。毛澤東說:開會有一種辦法,一定要有對立面。以后要用這個辦法,不能光聽一面之詞。有些叫觀潮派,其實不是觀潮派,名字安得不對。人家講點老實話,講點怪話,就叫人家是觀潮派。

3月25日—4月1日 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3月26日 下午四時二十分,在上海錦江飯店禮堂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薄一波作關於第一季度工業計劃執行情況和第二季度安排的發言。薄一波發言時,毛澤東多次插話。他說:你們不是說要抓得緊、抓得狠嗎?你們就不狠。現在工業需要出“秦始皇”。我看你們搞工業的人就是不狠,老是講仁義道德,結果是一事無成。搞那麼多項目干什麼?削他五百項,如果不夠,再削,削六百項。明年索性少搞一點,聚積力量,以備后年翹起來。何必那麼忙,一定要搞一千多項?搞得成我贊成,問題是你搞不成。

3月29日 下午,在上海錦江飯店禮堂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討論計劃問題和國家機構領導人人選問題。當陳雲說完全贊成砍基本建設時,毛澤東說:不僅是基本建設,還有生產指標也要相應地砍。我對以后每年是否能增產一千萬噸鋼是懷疑的,世界上沒有先例。說保証多少,有個實際和不實際的問題。保証一九五九年生產兩千萬噸鋼,一千四百萬噸鋼材,這是我們在武昌定的,北京一月會議還是這麼定的。現在到了三月底,不行了,保証不了啦。在薄一波說鋼按一千八百萬噸部署,最后結果比按兩千萬噸部署還要好時,毛澤東說:問題是一千八百萬噸鋼是否也高了,有人提出這樣的意見沒有?

3月30日 閱陶魯笳報送的關於山西省各縣五級干部會議情況的報告及附件,寫批語並寫了一些批注。其中一條批注是:“舊賬一般不算這句話,是寫到了鄭州講話裡面去了的,不對,應改為舊賬一般要算。算賬才能實行那個客觀存在的價值法則。這個法則是一個偉大的學校,隻有利用它,才有可能教會我們的幾千萬干部和幾萬萬人民,才有可能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否則一切都不可能。”

4月2日—5日 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共八屆七中全會。

4月3日 晚上,在上海興國路招待所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會議確定一九五九年鋼產量為一六五〇萬噸(洋鋼)。

4月5日 上午,在上海錦江飯店禮堂主持中共八屆七中全會,作題為“工作方法”的講話,共十幾個問題。毛澤東說:現在的中心問題是工作方法,要會做工作。(一)多謀善斷。現在有些同志不多謀,也不善斷,是少謀武斷。一月二十六日這個會是我建議開的。其原因就是一月上旬陳雲同志表示了非常正確的態度,他講武昌會議定的今年那個生產計劃難於完成。他這個人是很勇敢的。我聽了這個話,我就說,那拉倒,甚至於這個總路線究竟正確不正確,我還得觀察。要多謀。什麼叫多謀呢?你聽聽人家不同的意見嘛。多謀,各方面的意見集中了,各方面的分析明確了,恰當了,然后才能得到善斷。(二)留有余地。成都會議就講留有余地,后頭不留有余地了。我們過去打仗,是三倍、四倍、五倍、六倍以至七倍的兵力來包圍敵人,這是留了很大的余地。不打無准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而現在我們搞工業很多是打沒有把握之仗,沒有准備之仗。不曉得多謀善斷,留有余地,這是個政治問題,這是個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問題。(三)波浪式地前進。(四)我只是不同意“反冒進”,同意依據形勢改變計劃。(五)觀察形勢。 要善於觀察形勢,腦筋不要硬化。形勢不對了,就要有點嗅覺,嗅政治形勢,嗅經濟空氣,嗅思想動態。(六)當機立斷。要當機立斷,不要錯過形勢。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七)與人通氣。要跟同志們、朋友們、上級和下級的同志們通氣。與人通氣的時候,反面的話要想一想,那個反面的話很值得注意。(八)解除封鎖。他們搞工業的人心裡想些什麼,我們不知道,等到開會的那天還不知道。你先讓人家略微知道一點,慢慢浸潤,細水長流,不要突如其來,傾盆大雨。我現在要求解除封鎖。(九)一個人有時勝過多數人,這是因為真理在這個人手裡,而不在多數人手裡。多數時候是多數人勝過少數人,但是有些時候,個別的人要勝過多數人。(十)北戴河會議、武昌會議、北京會議、上海會議這個過程,我們得總結一下。客觀事物是在實踐中間逐步認識的。我所有講的這些,批評的這些,包括我自己在內。(十一)凡是看不懂的文件不要拿出來。(十二)權力集中在常委和書記處。我為正帥,鄧小平為副帥。(十三)“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鄧小平,你挂帥了,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你敢不敢呀?(十四)我想找幾位通信員名字叫做秘書,先在三委(計委、經委、建委)二部(冶金部、一機部)找,然后再找幾個部。(十五)李銳怕鬼。你前怕龍后怕虎,很多顧慮。(十六)我批評的這些人,以及沒有批評的,都是好同志,我沒有偏心。但是要批評,批評的目的是使同志們找到一個較好的工作方法。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