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胡喬木如何進入和淡出毛澤東視野

易達鵬

2013年06月14日16:4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6 月27 日晚,在深思熟慮后,胡喬木被叫到毛澤東辦公室。毛澤東習慣性地點起一支香煙,深深地吸了一口,說:“喬木,你給《解放日報》寫一篇社論,題目就叫《蘇必勝,德必敗》。我先說說我的想法,供你參考。”毛澤東說:“要說明蘇勝德敗的問題,必須抓住四點來寫:第一,德國師出無名,無法進行精神動員,蘇聯是為保衛祖國而戰,士氣民氣旺盛﹔第二,德國資源短缺,生產能力已擴至極限,而且其戰略戰術長短優劣經過兩年的戰爭大多已大白於天下,容易引起被侵略者的注意和防御,蘇聯的情況則恰恰與此相反﹔第三,德國法西斯四面出擊,形式上是外線作戰,實際卻是內線作戰,處於被包圍攻擊之中,隨著戰線戰區擴大,供給和聯絡就有可能被切斷,這些困難都是蘇聯所沒有的﹔第四,德國內不穩而外孤立,蘇聯內堅強而外多助。”一說完,毛澤東就告訴胡喬木:“喬木,你現在就動筆,把它寫出來,寫完給我看看,明天見報。”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給胡喬木下達寫作任務。

接到任務后,胡喬木立即回到自己的窯洞動筆寫作,而毛澤東則在那裡等著。胡喬木不愧是個“快槍手”,僅僅用了一個小時就把稿子趕了出來。毛澤東看了看,隻稍作修改,就同意立即送到《解放日報》,第二天就發表了。這個寫作任務,不僅時間緊,而且題材重大,完全就是個命題作文。毛澤東對胡喬木寫的文章沒有表揚,也沒提意見。但毛澤東對文字的要求之高是眾所周知的,胡喬木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知道,毛澤東不會輕易表揚秘書,沒有批評,就是一種獎勵。

社論發表后,反響強烈。胡喬木因此聲名鵲起。此后,胡喬木用自己的筆杆子緊密地配合毛澤東的言行與部署:毛澤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隻要跟胡喬木說個題目,講個大概思想,胡喬木就能作成一篇大文章。他博聞強記、文思敏捷而又謙虛謹慎,他的文章邏輯縝密、筆調犀利卻能開闔有度,看過他的文章的人,無不贊賞佩服。他出色地干好了毛澤東秘書一職,同時也漸漸為自己贏得中共中央“第一支筆”的美稱。歲月變遷,胡喬木越來越受到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倚重,他的政治分量越來越重,他的職務也換來換去,但有一個職務始終不變——那就是毛澤東的秘書一職。因為,在毛澤東的眼裡,胡喬木已經不可缺少了。

苦心終難獲得理解,身心俱疲致“長期病休”

新中國成立之后,胡喬木被委以大任。他是新聞總署署長,新華通訊社社長,還兼任《人民日報》社社長。在黨的八大上,胡喬木當選為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成為中共中央最高領導機構成員之一。但是,當胡喬木的政治之路越拓越寬的時候,隱藏的危機也略現端倪。一方面,解放后,特別是1957 年后,胡喬木的工作表現逐漸在毛澤東心裡產生落差,毛澤東對胡喬木開始越來越多地批評起來﹔另一方面,處在高層的意見分歧之中,胡喬木的協調漸漸地力不從心。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