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蔣介石“國師” 戴季陶的反共人生 

王恩收
2013年07月04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戴季陶,名傳賢,字季陶。原籍浙江吳興人,生於四川廣漢。早年留學日本,參加過同盟會。辛亥革命后追隨孫中山,參加了二次革命和護法戰爭。五四期間,思想激進,宣傳過馬克思主義。但不久又變為堅決反共者。曾先后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考試院院長等職。他反對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是國民黨右派的“理論家”,也是蔣介石的文膽和幕后參謀。蔣介石的治國策略有許多都是來自戴季陶那一套反共理論,因而戴有蔣介石的“國師”之稱。

追隨孫中山,

但反對聯合共產黨

戴季陶早年留學日本,並在日本與蔣介石相識。他畢業后回到上海擔任《天鐸報》主筆,他才華橫溢,筆掃千軍,是當時著名的思想界沖鋒人物,許多青年人都喜歡讀他的文章。不過,那時戴季陶不叫戴季陶,而是叫戴天仇,意思是他與滿清王朝不共戴天。由於他在《天鐸報》上經常發表反對清朝的言論,所以清政府指名要抓他。為躲避通緝,他先逃往日本,后轉赴南洋檳榔嶼,任《光華報》編輯,仍宣傳革命,並加入同盟會。

辛亥武昌起義爆發后,戴季陶回國。參加了陳其美、鈕永建等人組織的上海起義,在這次起義中,戴季陶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接著,他參與創辦《民權報》。年底,孫中山從海外歸國到達上海,他以新聞記者身份受到孫中山的接見,孫中山見他年輕富有才華,就攜帶他同往南京參加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儀式。

南北議和后,孫中山辭去大總統職務,任全國鐵路督辦,戴季陶被孫中山任命為秘書。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案發生,孫中山發動討袁戰爭﹔討袁戰爭失敗后,戴隨孫中山流亡日本。

1917年9月,孫中山在廣州設立“護法”軍政府,戴季陶被任命為法制委員會委員長,不久又兼任大元帥府秘書長。1918年4月,林森署理軍政府外交部長時,戴季陶代理外交次長。隨后,軍政府進行改組,孫中山受排擠,他先隨孫回上海。后全家遷回浙江原籍吳興(即湖州)。五四運動爆發后,他又回到上海。

1919年6月,戴季陶創辦《星期評論》,作為《民國日報》的副刊。宗旨是介紹世界的大勢和思潮,喚起青年。在《星期評論》上他用不少篇幅報道世界工人運動和分析中國工人階級的斗爭。

當時,戴季陶還研讀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他把考茨基的《馬克思資本論解說》日譯本轉譯成中文,從1919年11月起在《建設》雜志上陸續刊登。他的文章也試圖用某些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詞句,解釋中國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問題。他寫了《從經濟上觀察中國的亂源》、《俄國的近況與聯合國的對俄政策》等文章,介紹了馬克思經濟學說和俄國十月革命的情況,對當時進步思想界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新聞

一份對戴季陶自殺的否定性報道

戴季陶酒桌上“抗日”

戴季陶廣漢建房記

反對戴季陶主義

【更多精彩故事進入黨史頻道】

一顆留在張震上將身上近十年的子彈頭

解密葉群的性格與命運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澤東的心思

揭秘:毛澤東保健飲食——生日菜譜

揭秘:貼身攝影師錢嗣杰鏡頭下的毛澤東

親歷審判張春橋:表情陰森 一言不發

毛澤東揭周恩來"政治弱點":一半"虎氣" 一半"猴氣"

毛澤東菜譜和真實食譜全揭秘

毛澤東與朱德在古田會議前有何分歧

蔣介石宋美齡: 政治婚姻或恩愛夫妻?

(責編:王新玲、趙娟)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