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劉伯承蘇聯求學:取下假眼珠深夜苦讀

(陝西)華小勇
2013年07月10日08: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史文匯》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原題:劉伯承的三次軍校求學經歷

劉伯承元帥是我黨、我軍杰出的軍事家,有“當代孫武”之美譽。劉帥的軍事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三次軍校求學經歷所打下的堅實的軍事知識基礎。

考入陸軍將弁學堂

1911 年10 月10 日,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清王朝被革命送上了不歸路。此時,整個四川也處於沸騰狀態。11 月22 日,革命黨人張培爵、夏之時率起義軍佔領重慶,建立了蜀軍政府。27日,立憲黨人又在成都建立了大漢四川軍政府。不久,兩個軍政府經談判協議合並,組成了四川軍政府。

一場以武裝起義為標志的革命風暴席卷全國。那些日子,劉伯承在地裡干活,常能看見扛著大槍的軍隊從路上經過,槍炮聲不絕於耳。這一年,他家的十幾畝瘦田意外地獲得了一個好收成。看著自家糧倉裡第一次堆著這麼多的糧食,看著身邊日漸長大的弟妹,一個大膽的念頭忽然從劉伯承腦子裡冒出來:當兵去!

母親聽兒子說要去當兵打仗,叫著他的小名說:“孝生啊,你的心不在庄稼地裡,媽知道。但家裡弟弟妹妹這麼多,你的娃兒也剛落地,你走了,她娘兒倆的日子可怎麼過吶?”劉伯承道:“宜芝那頭我都說好了,弟弟、妹妹現在也能做個幫手了,我去當兵也是找條出路,再說當兵打仗,多少還是有些軍餉的,可以補貼家用。”

19 歲的青年劉伯承,毅然剪掉一根烏黑的發辮,直奔萬縣,參加了反對清政府的學生軍。

1912 年元旦,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各地紛紛開辦軍事學堂,廣招學員, 擴充革命勢力。重慶蜀軍都督張烈武也在重慶辦了陸軍將校學堂(后改為陸軍將弁學堂),廣招青年志士。當時劉伯承正在萬縣的學生軍營裡受訓,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跟長官請了假,坐船趕到重慶陸軍將校學堂報名。

參加考試時,劉伯承文武各科成績突出,很順當地被錄取。全學堂共有400 多名學員,分編為4 個隊,劉伯承被編在第二隊第一排第一班。

這時中國的大形勢又發生了變化。孫中山隻當了幾個月的臨時大總統,迫於國內外反動派的逼迫,讓位給了袁世凱,革命被扼殺。隨后,各省的革命黨人紛紛組建軍隊,准備討伐袁世凱。熊克武是四川老牌的同盟會會員,一直站在孫中山這一邊。他組織了蜀軍第五師,自任師長,但懋辛任參謀長。全師軍官幾乎是清一色的革命黨人。第五師因官佐不足,熊克武向重慶蜀軍都督張烈武求援,請他選一些將弁學堂的優等生,成立速成班,限半年畢業,以補充熊部官佐。劉伯承各門功課成績優異,被選入速成班。

速成班的學制雖然縮短了,但課程並沒有減少。半年的時間裡,要學《步兵操典》《野外戰勤》《射擊教范》《兵器學》《地形學》《筑城學》等課程,學習訓練生活十分緊張。而劉伯承這段時間的學習訓練尤為刻苦。有時為了掌握一個動作,他要反復練習數十次,直到熟練掌握為止。

在這期間,劉伯承還閱讀了一些外國軍事參考教材和中國古代的兵書。

1912 年底,劉伯承以各科全優的成績,提前在將弁學堂畢業,而后被派到熊克武的第五師見習,任司務長,不久改任排長。

相關新聞

劉伯承:戰豐都失掉右眼 出巴蜀險象環生

劉蒙:劉伯承首先把“黑猩猩戰”翻譯為“游擊戰”

劉伯承之子劉蒙揭秘“彝海結盟”

【黨政視點】紀念劉伯承誕辰120周年——南征北戰 難忘“軍神”風採

【更多精彩故事進入黨史頻道】

一顆留在張震上將身上近十年的子彈頭

解密葉群的性格與命運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澤東的心思

揭秘:毛澤東保健飲食——生日菜譜

揭秘:貼身攝影師錢嗣杰鏡頭下的毛澤東

親歷審判張春橋:表情陰森 一言不發

毛澤東揭周恩來"政治弱點":一半"虎氣" 一半"猴氣"

毛澤東菜譜和真實食譜全揭秘

毛澤東與朱德在古田會議前有何分歧

蔣介石宋美齡: 政治婚姻或恩愛夫妻?

(責編:王新玲、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