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民來信與中南海郵局
(《新湘評論》雜志授權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發布,請勿轉載)
![](/NMediaFile/2013/0802/MAIN201308021457000174954269617.jpg)
![](/NMediaFile/2013/0802/MAIN201308021457000233903601653.jpg)
中南海郵局正門
群眾來信是怎麼送到國家領導人手裡的?中南海裡的信,又是怎麼寄出來的呢?
與中國政治最核心地帶中南海僅一牆之隔,一個灰白色調裝飾的郵局安靜地佇立在府右街乙27號。
府右街上,行人們的視線很容易被中南海門口的警衛崗樓和站崗式武警所吸引,極少有人注意這家距離中南海西門不足百米的郵局。充滿古舊味的辦公室,營業廳牆上懸挂著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標准照,宮廷樣式的照明燈讓這家郵局與中國郵政遍布全國的營業網點風格迥異。
從簡單的送信送報到儲蓄匯款,從隻為中央領導服務到面向社會大眾開放,如今的中南海郵政局看上去已經和其他普通郵局沒有太多差別了。但是眾多寄往中南海的信件都匯集到這裡,作為溝通普通百姓與中央領導的一個驛站,中南海郵局仍然在書寫著傳奇。
“中央收發室”走下神壇
“中央領導的信函隻能通過這裡投遞。”中南海郵政支局黨支部書記王磊強調他所服務郵局的特殊性:“中南海支局仍然是為中南海提供投遞服務的唯一單位。”除此之外,郵局也為中南海內工作人員提供一系列個性化的服務,比如中南海內部警衛員每年換崗離開時,這家郵局被指派協助打包、運輸行李。
據王磊介紹,自1997年面向公眾開放后,中南海郵政局一半的業務量都來自社會公眾服務。
開放的過程並不容易。
上世紀60年代,出於安全考慮,中南海內的一些機構和住戶開始往外遷。小賣部、銀行,甚至國務院的一些部門都逐步遷出紅牆。郵局遷出的問題,被提上了討論議程。時任中南海郵局負責人的李振才感覺到,隨著中南海機關變少,郵局的業務將會大量減少,似乎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於是,他主動提了一個方案:如果組織需要,郵政局也搬出中南海。
談到離開紅牆,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流露出眷戀的神色。他在中南海工作生活的那11年,是他人生中最開心、最自豪的時期。
上世紀60年代末,中南海郵局搬出紅牆,不再歸北京市郵政局直管,而由北京市郵政局西城區郵局接管。作為老員工,尚元清對遷址沒有特別的感覺----“郵局依然不挂牌,不對外營業,不和附近居民打交道,職員們吃飯、洗澡、參加文體活動,都在中南海裡面進行……服務業務也照舊專為中央服務。上級指示:只是辦公地點變,其他的關系都不變。”
中南海郵局隻服務中央黨政機關的狀態止於1997年。那年,北京西城區郵局決定,將這家特殊郵局的服務對象從中南海裡擴展到普通公眾。經過全面裝修后,郵局所在的四合院恢復了古色古香的樣貌,“中南海郵政支局”的銘牌總算被挂了出來。在府右街關門閉戶近30年的中南海郵局突然一躍出現在公眾視線之中。
“郵政局門口的這塊銘牌很有意義。”王磊說,這是中南海郵局第一次明確地告訴外界,自己姓甚名誰,“首長和群眾都是我們的顧客”。為此,郵局工作人員的人數一下多了一倍。
神秘而美麗的中南海(圖)
聽“中南海講師”講講“上課”那些事
【更多進入黨史頻道】
黨史周刊|毛澤東:不要老是想著“我多麼高明”
周恩來解救劉少奇之女劉愛琴真相
到底誰是第一個喊“毛主席萬歲”的人?
是誰護送過毛澤東 力阻暗殺周恩來的陰謀?
合肥張家四姊妹:最后的民國淑女(圖)
獨家盤點|中共10次重要的整黨整風和教育活動
解密葉群的性格與命運 和林彪一起揣摩毛澤東的心思
揭秘:毛澤東保健飲食——生日菜譜
親歷審判張春橋:表情陰森 一言不發
毛澤東揭周恩來"政治弱點":一半"虎氣" 一半"猴氣"
蔣介石宋美齡: 政治婚姻或恩愛夫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