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劉鼎與《西行漫記》

吳殿堯
2013年08月15日09: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百年潮》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熟悉中國革命史的人大都讀過《西行漫記》(亦名《紅星照耀中國》),也知道它的作者是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但鮮為人知的是,這部在國民黨高壓封鎖下真實報道中國工農紅軍及其領袖、將領 ,被譯為二十多種文字,轟動世界的不朽名著,卻曾因採訪資料的丟失險些未能問世。那麼,《西行漫記》的採訪資料是如何失而復得的呢?

蘇區之行 一波三折斯諾寫作《西行漫記》的整個採訪過程,都和劉鼎有著密切聯系。劉鼎,原名闞思俊,四川南溪人,1924年在德國經朱德、孫炳文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在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任教,在上海中央特科任陳賡副手,1933年去中央蘇區途中被方志敏留在贛東北。1935年初,贛東北蘇區陷落,他在山裡被俘。是年秋,從江西九江敵營逃離,潛回上海,蟄居在同情革命的新西蘭人路易艾黎家裡,其間認識了宋慶齡。1936年3月,宋慶齡得知張學良在尋找共產黨人,便推薦了劉鼎。劉鼎這個名字,是他去西安后開始用的。

劉鼎去西安,還捎帶辦了一件事,就是宋慶齡通過史沫特萊安排兩個外國人與他同行,請他設法幫助他們進入陝北蘇區。兩位外國人,一位是埃德加斯諾,倫敦《每日先驅報》駐華記者﹔另一位是海德姆(后來叫馬海德),美國醫生。三人按約定在火車上相識了。

那時,火車從上海到西安要走三天多。到西安后,劉鼎先是把斯諾和馬海德安排住進當時西安唯一一家較現代化的高級賓館——西京招待所,然后,持董健吾的親筆信,找到陝西禁煙局督辦鐘可托的宅第,自己住下了。第二天上午,他按約定,隨去上海接他的東北軍高級參議趙毅,到金家巷張公館會見大名鼎鼎的張學良。

這次會見,正是張學良同中共領導人周恩來膚施會談的前夕,張學良在做認真的准備,他要多多地深入地了解在德國留學時的劉鼎1936年8月,斯諾(右一)採訪徐特立(左一),黃華任翻譯(左二)會議,為答復斯諾的問題作了認真准備。

(責編:實習生、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