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陳獨秀:一位悲情的革命家

2013年08月17日10:12   來源:新京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陳獨秀:一位悲情的革命家(1)

建黨時的陳獨秀。

今天來看,陳獨秀一生最具歷史影響的業績有二:一是發起五四新文化運動,一是創建中國共產黨。這兩件大事,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走向。

從啟蒙者到革命者

俄共代表維經斯基於1920年5月到上海,滯留到1921年1月回國,在此期間,陳獨秀與維經斯基的密切接觸與交往,對陳獨秀的思想轉變起了催化劑和轉折點的作用。

唐寶林先生認為,從中國革命史的角度觀察,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到1914年反袁斗爭失敗,可以稱為“孫中山時代”﹔從1927年建立井岡山根據地到1949年奪取大陸政權,可稱為“毛澤東時代”﹔而在這兩個時代之間,即從1915年到1927年,則可稱為“陳獨秀時代”。在這十二年間,以《新青年》雜志為陣地發起新文化運動,中經五四愛國運動,中共成立,國共合作,以至北伐戰爭,國民革命,沒有一個人的影響超過陳獨秀。這一說法是大體成立的。

今天來看,陳獨秀一生最具歷史影響的業績有二:一是發起五四新文化運動,一是創建中國共產黨。這兩件大事,影響了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走向。值得注意的是,五四新文化運動與中共成立,兩者之間既具有連續性,又具有轉折性。一方面如毛澤東所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替中國共產黨准備了干部,中共早期的一批黨團員正是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的知識青年﹔另一方面又如胡適所言,新文化運動側重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而中共的革命則轉向集體主義和共產主義。后來李澤厚的“救亡壓倒啟蒙”說,也是強調兩者的斷裂性和轉折性。

史書寫“建黨偉業”的歷史背景,不外乎兩點:一是工人階級的發展壯大﹔一是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而具體到牽頭建黨的陳獨秀是如何從自由主義轉向列寧主義的,卻缺乏具體的描述。從目前存留的史料看,陳獨秀從自由主義轉向列寧主義,幾乎是在一個極短時間裡完成的。1920年5月以前,陳還在發表文章,聲稱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制度、任何學說能夠包治百病,包括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並且認為,指望通過廢除私有財產來實現人類平等是“未來的空想”。但僅僅過了一個月以后,陳獨秀即參與組織了一個名叫“社會共產黨”的組織。如果這一組織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的話,那麼,陳獨秀在1920年五六月間,思想發生了一個急劇性的“突變”。而從文本上看,1920年9月1日陳獨秀發表《談政治》一文,第一次大談階級斗爭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必要性,頌揚馬克思的階級斗爭學說和俄國革命經驗。這無疑是他開始信仰列寧主義的“確証”。寬泛一點說,1920年5月-9月間,陳獨秀的思想發生了一次重大轉折。是什麼原因導致陳獨秀思想的這一突然轉向,因缺乏出自陳獨秀本人的直接史料,學界一直未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據胡適的看法,陳獨秀的思想轉變,有兩個“節點”值得注意。一是1919年3月26日陳獨秀被蔡元培解除北大文科學長的職務,二是1919年6月陳獨秀被捕入獄。1919年3月26日夜,蔡元培在沈尹默、湯爾和、馬敘倫等人的慫恿下,以外間傳聞陳獨秀嫖妓而認為“私德太壞”為由,撤銷其文科學長職務。胡適認為,“獨秀因此離去北大,以后中國共產黨的創立及后來國中思想的左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義者的變弱,皆起於此夜之會。獨秀在北大,頗受我與孟和(英美派)的影響,故不致十分左傾。獨秀離開北大之后,漸漸脫離自由主義者的立場,就更左傾了。”

對於第二個“節點”,胡適認為,“大概獨秀在那八十多天的拘禁期中,曾經過一度精神上的轉變。他獨自想過一些問題,使他想到他向來不曾想過的一條路上去,使他感到一種宗教的需要。他出獄之后,就宣傳這個新得來的見解,主張要有一個新宗教……抱著這種新宗教熱忱的陳獨秀,后來逐漸地走進那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新宗教。”

唐寶林先生對胡適的前一看法有所保留,而對其后一看法似表示認同。更為重要的是,唐先生注意到俄共代表維經斯基於1920年5月到上海,滯留到1921年1月回國,在此期間,陳獨秀與維經斯基的密切接觸與交往,對陳獨秀的思想轉變起了催化劑和轉折點的作用。楊奎鬆之前的研究也有論及。從時間上推斷,與維經斯基的交往,應是陳獨秀思想轉變的直接誘因。遺憾的是,對陳獨秀與維經斯基接觸交往的具體細節與思想傳遞的心路歷程,至今缺乏直接的史料來呈現,隻能作合理的推斷。

【相關推薦】

毛澤東如何評價陳獨秀 千秋功過怎評說?

陳長璞口述爺爺陳獨秀——我上書鄧小平重修陳獨秀墓

揭秘:陳獨秀被開除黨籍后 在國民黨獄中的日子

解密:陳獨秀之子陳延年 被叛徒出賣29歲犧牲始末

解密:“一大”中央局選舉 是誰沒投陳獨秀的票?

解密:時任中共總書記陳獨秀為什麼沒出席黨的“六大”?

 

(責編:程宏毅、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