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說“秀才”

陳晉

2013年08月28日09: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先說中國傳統經驗。

歷史上的政治軍事集團,大多擁有謀大局的大秀才,幫助集團核心人物作出深謀遠慮或當機立斷的決策。戰國時魏、趙、楚、齊的“四君子”,實際上就是君王的“首席顧問”。這些大秀才為了更好地給君王提供政策咨詢,大興養士之風,甚至有數以千計的門客,多是各有專長的小秀才。最有意思的是《說唐》、《隋唐演義》描寫的瓦崗寨集團的那個徐茂公,其原型李勣,真名徐懋功,本為英勇善戰的將領,不知怎麼一來,在民間卻變成了搖鵝毛扇的大秀才。大概是瓦崗寨故事傳播過程中,人們感到缺乏一位軍師,便把他拿來充任,以后就定了型。傳統文化對政治軍事集團這種成員結構的期待和認同之深,由此可見一斑。

對事業團隊這種成員結構的認同和期待,也反映在毛澤東的讀史體會中。他1975年同身邊工作人員議論《資治通鑒》時說 :“秀才讀書多,見識廣,可以出謀劃策,幫助取天下,治理國家,歷代的明君都離不開秀才。”這裡說的秀才,自然是大秀才。

三國時曹魏集團的大秀才劉曄,有兩件事很為毛澤東欣賞。1966年3月,他在杭州一個小型會議上講:“曹操打過張魯之后,應該打四川。劉曄、司馬懿建議他打。劉曄是個大軍師,很能看出問題。說劉備剛到四川,立足未穩。曹操不肯去,隔了幾個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點,有時也優柔寡斷。”曹操的后悔,說明集團核心人物的決策並非事事皆善,需和團隊的建議形成互補關系。毛澤東欣賞劉曄的另一件事,是裴鬆之在《劉曄傳》注裡說的,魏明帝想伐蜀,朝臣皆曰不可,唯劉曄私下裡表示支持,但又公開對人講“不可伐”。有人把劉曄的表態告訴了魏明帝,魏明帝感到奇怪,就讓劉曄來對質,劉曄看到有對質的人在,一言不發,等沒有人時,便奏報魏明帝:攻打敵國,是大謀略,怎麼能隨便對人講呢?發兵之前,最要緊的是保密,陛下已泄露機密,恐怕敵國已經知道了。魏明帝明白這個道理后說了一段話:“夫釣者中大魚,則縱而隨之,須可制而后牽,則無不得也。”讀至此,毛澤東批注說,“放長線釣大魚,出自劉曄”,還在《劉曄傳》天頭批注:“此傳可以一閱。”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