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飛(陝西)
寂寞謝世可謂悲情
高語罕離開時,陳獨秀身體非常糟糕,但因陳性格倔強,受冤的高語罕也沒有向他作過多解釋……兩個月后,即1942年5月27日,陳在貧病交加中於江津石牆院溘然長逝,高語罕聞知噩耗立即趕回奔喪,並負責料理后事,且送挽聯:“喋喋毀譽難憑!大道莫容,論定尚需十世后﹔哀哀蜀洛誰悟?彗星既隕,再生已是百年遲。”對老友的深情厚誼,盡在其中。
在葬禮上,高語罕強忍悲痛,發表了講話,深切緬懷陳獨秀的一生。29日,他又撰寫《參與陳獨秀先生葬儀感言》一文。此后,高語罕不斷撰文評述陳獨秀的一生,給后世學者研究陳獨秀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陳獨秀遺囑中最重要的,是遺稿的整理,但他把30多年來的患難之交高語罕排除在外,令高語罕甚為傷心。1943年,高語罕由江津遷至重慶,寄居在《新民報》社長兼主編陳銘德家中。陳銘德為照顧高語罕生活,於《新民報》專辟“語罕近詩”欄,刊載其舊體詩。這期間,高語罕筆耕不輟,相繼發表多篇作品,其中有不少懷舊之文,亦有反映抗日的詩篇。如這年2月22日和23日,《新民報》晚刊就曾發表了高語罕《中國近代思想界中幾個代表人物》,1945年,高語罕又撰寫了長篇回憶錄《九死一生》,成為后人研究高語罕的重要史料。
1946年春,高語罕隨《新民報》編輯人員乘船回到南京,住在城南一低矮民宅中,繼續化名為《新民報》寫稿維持生計。此時的高語罕已貧病交加,所幸尚有不少原五中和二農學生予以接濟,才得以勉強度日。1948年,高語罕患病臥床,無錢醫治,他原想回安徽老家養病,但思及陳獨秀,想到自己是陳獨秀的追隨者,遂放棄此念頭,去函家中,請胞妹到南京照顧其病情。不久,高語罕便於貧病交加中謝世,終年60歲。原蕪湖二農學生王持華等葬高的遺體於南京南門外花神廟旁,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題寫了墓碑。后其妹輾轉設法,將棺木運回故裡安葬。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