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偉鳴 何 瓊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一切與“文革”意識形態相悖的文藝作品都遭到徹底的批判和封殺。“文革”時期,中國的整個出版業,萬馬齊喑。有資料顯示,到1971年國有出版社僅存46家。當時,除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經典著作及毛澤東著作、魯迅著作、“樣板戲”圖書、個別政治文學作品、政治讀物(“兩報一刊”社論等)和部分通俗科技書籍出版外,其他圖書的出版可謂寥寥無幾。書店停止銷售,圖書館停止借閱。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要求讀書的願望不能實現,圖書既買不到也借不到,以致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不滿。
從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開至1976年10月“四人幫”被隔離審查這段時間,被稱為“文革”中后期。其間,在毛澤東、周恩來等的具體過問下,圖書出版開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並具體體現在幾種圖書的恢復出版當中。
重整河山,毛澤東指示范文瀾進行《中國通史》的修訂出版
范文瀾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與郭沫若並稱為中國歷史學領域的開國一代。早年在天津、北京等地多所大學任教,因與毛澤東在讀書等方面有強烈的思想共鳴,交往甚密,結下了深厚的學術友誼。
1940年春節前夕,范文瀾由河南游擊區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到達延安。1941年9月,應毛澤東之邀,為廣大干部學習之用撰寫並出版了《中國通史簡編》(上冊),在延安及史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文革”爆發后,陳伯達之流企圖整垮范文瀾,誣陷他是“保皇黨”,要將他置於死地。范文瀾頓感處境艱險。由於毛澤東的干預,陳伯達之流的陰謀才未能得逞。不久,在1966年國慶觀禮游行中,范文瀾被安排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慶祝大會。當時,他站在城樓東頭,離毛澤東較遠。毛澤東看到后,特意走過來說:“范文瀾同志,有人要打倒你,我不打倒你。”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公開表示對范文瀾的保護。
1968年7月20日,毛澤東派女兒肖力(即李訥)看望范文瀾並希望他把《中國通史》寫出來。他還讓李訥捎話說:“中國需要一部通史。在沒有新的寫法以前,還是按照你那種方法寫下去。通史不光是古代、近代,還要包括現代。”這對於范文瀾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他立即行動起來,著手准備,組織續寫班子。范文瀾即使患病也不願住院治療,一心想搶時間,以完成毛澤東的囑托,最終因體弱病重,於1969年7月29日不幸病故。范文瀾去世后,毛澤東、周恩來仍十分關心《中國通史》的編寫工作,親自布置並多次過問此事。后來,在范文瀾的助手蔡美彪和其他工作人員的通力合作下,《中國通史》(10卷)由人民出版社陸續出齊。
頻道精選: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