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專職廚師程汝明談江青(下)

口述 程汝明  整理 閻長貴 李宇鋒

2014年03月12日13: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 她很注意飯菜的營養、新鮮和衛生,從來不吃剩飯剩菜”

李:江青她本人是不是也比較注意這些事啊?

程:對,她自己想著這個。

李:比如您要帶筐水果什麼的回來,行嗎?

程:不行,她吃的水果一般都是從北京帶去的,她吃的蘋果是印度蘋果,當地還沒有這種印度蘋果。

李:當時那印度蘋果貴嗎?

程:跟咱們國光、富士的價錢差不多,但國光沒有印度的個兒大,它是綠的,一點不酸,現在這品種沒有了,以前玉泉山下邊有那麼幾棵這種蘋果樹。

楊:咱們是否可以這麼說,那時候的江青啊,拿咱們現在的話來說,還算廉潔啦!

李:是啊,要說江青政治上的事咱們先不管她,就這些事而論,她本人確實是廉潔啊!這些事上應該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要叫一般老百姓想,以江青的身份,那得吃多麼高級的東西!還不得跟封建社會的娘娘那一張嘴似的,那天上飛的水裡游的,還不是想吃啥有啥!當然,與當時普通民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相比,那已經是完全兩回事了。

程:江青在生活上確實不是墮落的。

鄭:那印度蘋果也是供應科裡供應的?

程:玉泉山咱們警衛局自己栽的有印度蘋果樹。

鄭:也不是專門從印度進來專門給江青個人吃的?

程:不是,不是。有一段時間市場上有印度蘋果賣。江青吃的東西,一般來講,還不是啥都吃。比方說廣東的水果品種很多,但她喜歡吃的並不多。她很注意飯菜的營養、新鮮和衛生,從來不吃剩飯剩菜,即使她最喜歡吃的東西,也不能上頓、下頓連續給她吃。比如,有一年在北戴河她提出要吃西瓜,我就給她要了一個小西瓜, 上午我給她切了半個,她幾乎都吃光了。下午她提出要同客人一同吃飯,這時我突然想到江青還有吃剩的半個西瓜。按常理江青不吃剩東西,她上午剛吃了西瓜,下午不應再送她吃。但我又一想,這西瓜是她花錢買的,她不吃剩東西,又不說叫別人吃,給她賣了吧,又是在外地,不方便處理,西瓜放久了就壞了,豈不浪費。於是趁下午江青請客人一同吃飯之機,我就將她吃剩的半個西瓜切切端上了飯桌。江青看到西瓜就很不高興地說:“我上午剛吃的西瓜,下午怎麼又給我吃?”實際上,江青不了解我的真實想法,假如她允許我把真實想法告訴她,與她評評理,她也得說我做得對——既保証了她的食品安全衛生,又注意了節約,一舉兩得啊!又比如說,我給她做個熏雞,我得趕快給她吃,每次讓她少吃一點,使她下頓還有胃口,否則一次送好多,她覺得好吃都吃光了,下次再送給她,她也不想吃了。即使讓她少吃多餐,最多也超不過三頓。為了給江青節約,她吃不了的東西,我就交給供應科,送大食堂賣了。比如煮湯后的老母雞,賣也賣不了多少錢,隻能象征性地收點費入賬。這些事在北京都能處理,如果出差在外地就不好辦了。

楊:那煮湯后的雞肉難吃著呢,跟干柴似的,沒油水兒了嘛!

閻:1967年能吃上煮湯后的雞肉就不錯了,我吃過,覺得挺香、挺滿意。

鄭:那時候有冰箱嗎?

程:有冰箱。

李:到各地去也都有冰箱吧?

程:外地的接待賓館都有。1970年廬山會議時,江青住美廬,用的那冰箱,還是美國的,我還從來沒用過這種產品,它底下有個螺絲就是盤絲的,像個窩頭似地盤盤著,整個燒紅了。這大概是20世紀二三十年代蔣介石用過的。它也能制冷。

鄭:江青除了正常吃飯以外,還吃不吃零食啊?或者吃宵夜?

程:有吃零食的時候,比如說加一次高蛋白,她吃的高蛋白是從美國進口的東西。加工方法就是高蛋白裡擱點兒水,攪一攪放在火上一煮就可以了,煮開了以后像粥似的,也不用給加其他東西了。她吃高蛋白的時候,我每次就給她盛一小碗,她吃的也不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