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詞《蝶戀花·向板倉》手稿揭秘【2】

李虹

2014年04月09日16: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這首詞創作完成時間應為1930年12月下旬,地點應為第一次反“圍剿”主戰場

首先,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被敵人槍殺於長沙市瀏陽門外識字嶺,犧牲時年僅29歲。由於當時通訊交通都不發達,消息滯后是正常的。毛澤東何時獲悉楊開慧犧牲之噩耗,各種版本說法都有。沒有有力的物証讓筆者信服之前,筆者認為楊開慧犧牲十數日后毛澤東獲悉情報的可能性大,而且對情報尤其來源於敵人報紙的消息還有個甄別判斷的過程。因為之前的1928年,由於敵人的封鎖,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與中共湖南省委地下交通線曾遭破壞,井岡山上風傳楊開慧已犧牲,此傳言並被基本認可。毛澤東這次一定會更謹慎。

其次,創作是個動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毛澤東的創作態度十分嚴謹,反復斟酌修改是常事。例如:他1923年為楊開慧所作《賀新郎·別離》,后來又改名為《別友》,並有不同版本﹔1929年1月創作的四言詩《紅軍第四軍司令部布告》就有容量不同的初稿和完成稿﹔1930年初創作的《如夢令》就有《寧化途中》及《元旦》兩個詞名及兩種版本。筆者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現在讀到的《蝶戀花·向板倉》是完成稿,還有初稿。初稿到完成稿有一個時間差。

再次,此詞創作日期注明為“一九三零年寒冬”,這為我們探索作品完成時間指明了方向。毛澤東在20世紀30年代初有用公歷紀年、農歷紀月的習慣。例如:1930年初毛澤東手書《如夢令·元旦》,前言即有“一九三??年農歷新年,正月初一”字樣,這一天是公歷1930年1月30日﹔僅十日后,毛澤東手書《新木蘭詞》(即《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前言就有“一九三??年正月十一,夜宿值夏陂頭……”字樣,公歷則是1930年2月9日。筆者鑒賞過的毛澤東另一有史實記載的文件中,毛澤東署“一九三零年冬月”,即1930年12月下旬某日。“冬月”按中國習俗即指農歷十一月,這是沒有問題的。關鍵是“寒冬”在中國傳統紀年法中未發現此種用法,如將“寒冬”的“寒”理解為毛澤東此時的心理感受或藝術創作的修飾需要,問題就解決了。據此我們可以認定,“寒冬”即“冬月”,農歷庚午年冬月初一應為公歷1930年12月19日。《蝶戀花·向板倉》的創作完成時間隻能是1930年12月19日至31日。筆者傾向是12月25日至29日,因為此時紅一方面軍的反“圍剿”主戰場已確定,數萬紅軍將士正張網以待,擇機破敵。毛澤東胸中也早有破敵之策,隻等“霧滿龍岡千嶂暗”了,正好借閑暇之時,以詩詠志,悼念亡妻。

最后,該詞創作完成相對時間確定后,創作完成地點就迎刃而解。1930年10月30日,羅坊會議通過了毛澤東提出的“誘敵深入”戰略方針。根據毛澤東“求心退卻”戰役部署,11月5日,彭德懷、滕代遠率紅三軍團撤至贛江以東﹔11月18日,毛澤東、朱德率紅一方面軍總前委撤離吉安﹔19日,毛澤東抵達永豐縣藤田﹔12月1日,紅一方面軍主力陸續隱蔽集結於寧都縣的黃陂、小布地區,12月25日之前先后處理了“富田事變”,召開了“黃陂會議”及“蘇區軍民殲敵誓師大會”﹔12月30日凌晨4時,紅一方面軍總前委移師至永豐縣龍崗地區。據此,基本可以確認寧都縣的黃陂、小布地區是毛澤東詞《蝶戀花·向板倉》的創作完成地點。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分享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